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

作者

张俊磊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风电分公司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813000

   

1 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的优势

1.1 平滑电能输出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显著的特点是间歇性和波动性。具体而言,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并不是恒定的,而是会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波动性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储能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当风力发电功率过剩,即风速较高导致发电量超出电网需求时,储能系统能够及时地将这部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相反,在风力不足,即风速较低导致发电量不足以满足电网需求时,储能系统则可以释放之前储存的电能,补充到电网中。通过这种调节机制,输送到电网的电能得以更加平滑和稳定。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减少因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造成的冲击,还能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1.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风力发电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风力过大,导致发电量骤增,但此时电网却无法完全消纳这部分电能。在传统的处理方式下,这部分多余的电能往往会被白白浪费掉,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然而,储能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储能系统,可以将这部分原本会被浪费的电能储存起来,待到电网需求增加或风力减弱时,再将其释放并输送到电网中。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对风能资源的更充分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还显著提高了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的成本,提升风力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增强电网稳定性

在电网遭受故障侵袭或外部干扰的情况下,风力发电系统可能会遭遇功率突变的挑战。此时,储能系统凭借其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及时地提供或吸收电能,有效地协助维护电网频率和电压的稳定。具体而言,当电网频率出现下降趋势时,储能系统能够迅速释放电能,增加电网的功率输入,助力频率迅速回归至正常区间;反之,在电网频率呈现上升态势时,储能系统则能吸收过剩的电能,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1.4 提供备用电源

在一些边远地区以及对电力供应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特定场合,风力发电系统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可发挥备用电源的重要作用。一旦主电网发生停电事故,储能系统能够迅速响应,为关键负载提供电力支持,确保重要设备的稳定运行,从而有效降低停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活不便。此外,对于海岛、山区等独立的微电网系统,储能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和自给自足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

2 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的应用

2.1 独立风电场应用

在独立运行的风电场环境中,储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极为有效地解决风力发电过程中所固有的不稳定性问题。风电场的发电功率受到风速变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具体而言,当风速突然增大时,风电场的发电功率会急剧上升,这种突增的电能输出往往超出了电网的接纳和消纳能力,容易引发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储能系统便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它能够及时地存储这部分超出电网接纳能力的多余电能,从而避免因电能过剩而导致的浪费现象。相反,在风速较小或者遇到无风时段,风电场的发电功率会显著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发电的情况,这无疑会对电网的稳定供电造成不利影响。此时,储能系统则能够释放其储存的电能,弥补风电场发电量的不足,确保风电场能够持续且稳定地向电网供应电力,维持电网的正常运行。以某偏远地区的独立风电场为例,该风电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距离主电网较远,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对较差。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安装并投入使用储能系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风电场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显著减少了对柴油发电机等传统备用电源的依赖程度。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电力供应结构,还有效降低了风电场的运营成本,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效益,为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新

的解决方案。

2.2 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应用

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通常分布在用户附近,这种布局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局部区域的用电需求,确保电力供应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储能技术在这类系统中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显著增强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与用户侧的匹配度,使得电力供应更加灵活和可靠。具体来说,当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大于用户当前的负载需求时,储能系统会将这部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避免能源浪费;相反,当发电功率不足以满足负载需求时,储能系统则会释放之前储存的电能,确保用户用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的分布式风力发电项目中,储能技术的引入带来了显著的效果。结合储能技术后,这些项目不仅成功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用电问题,使得居民不再为电力供应不足而烦恼,还能在用电低谷期将多余的电能有效地储存起来。这样,在用电高峰期,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的电能,为居民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避免了因电力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活不便。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用电体验,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2.3 与其他能源联合发电系统应用

风力发电系统还可以与太阳能、水能等其他能源联合组成发电系统,储能技术在其中起到协调不同能源发电的作用。由于不同能源的发电特性不同,例如太阳能发电受光照影响,水能发电受水量和水位影响,而风力发电受风速影响,它们的发电时间和功率存在差异。储能系统可以将不同能源在不同时段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起来,然后根据电网需求和用户负载情况,统一调配和释放电能,实现多种能源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个联合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以一个风光水互补的发电项目为例,通过储能技术的调节,在白天光照充足时,储存太阳能多余电能;在夜间风力较大时,储存风电多余电能;在丰水期,储存水电多余电能。在用电高峰期,综合释放这些储存的电能,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3 结语

在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及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背景下,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和系统优化,储能技术将显著增强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储能技术的发展还将推动风力发电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深度整合,助力构建更为清洁、高效、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展望未来,储能技术将成为风力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伟胜,黄承贵,杨南松,马洪霞. 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5,(03):115-117.

[2] 李源元 .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J]. 光源与照明,2025,(02):139-141.

[3] 熊福军,黄升华 . 新形势下储能技术在光伏和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 光源与照明,2025,(01):150-152.

[4] 田子健 . 新能源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探索 [J]. 河南科技,2024,51(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