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发经济 打造幸福常德
李启君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
前言:
常德作为湖南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级市,正面临人口结构转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基于常德市情,从理论层面探讨发展银发经济、打造幸福常德的战略意义、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一、银发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常德实践意义
银发经济是面向老年群体和备老群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涵盖产品制造、健康服务、养老金融、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举措,更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常德市具有发展银发经济的独特优势:一是"长寿之乡"品牌效应显著,全市已有 64 个乡镇 ( 街道 ) 获评 " 长寿之乡 ",安乡县、汉寿县成功创建" 中国长寿之乡 "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常德市已获得 " 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 称号;三是产业基础良好,正在加快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基地。
二、从经济学视角看,常德发展银发经济有助于:
(一)对冲" 未富先老" 风险,将人口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发展银发经济可以帮助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通过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和产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会面临挑战,然而,发展银发经济可以开辟新的市场需求,吸引投资,并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将人口压力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如发展银发经济需要创新和提供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将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通过发展银发经济,可以提供更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老年人在健康、娱乐、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发展银发经济可以促进消费升级,形成" 投资- 消费" 良性循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逐渐从基本生活用品转向更高层次的服务和产品。例如,康养旅游、智能穿戴设备等成为银发经济的新亮点,这些新兴消费领域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健康、休闲和社交的需求,也推动了传统消费结构的升级,形成“投资 - 消费”良性循环。同时,发展银发经济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投资,这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随着老年人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需求的增长又将进一步刺激投资,形成良性的“投资 - 消费”循环。因此,常德发展银发经济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提升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推动产业转型,培育 ′′4+3′′ 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的增长极。
发展银发经济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如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发展智能家居和远程医疗等。常德通过培育“ 4+3 ”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长极,大力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包括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都是“4+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德银发经济发展的战略框架
基于 " 积极老龄观 " 和 " 健康老龄化 " 理念,建议常德构建 ′′1234′′ 战略框架:
1 个目标定位:打造”桃花源”银发经济基地,建设幸福魅力常德
2 个驱动力量:
需求驱动:满足60 万常德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供给驱动:培育银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
3 个发展维度:
产业维度:构建" 制造 + 服务 + 文旅" 融合发展的银发产业生态空间维度:形成" 城区引领、县域特色、乡村补充" 的空间格局主体维度:构建"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 的协同机制
4 大重点领域:
银发健康产业:医药制造、康复器械、健康食品等银发服务产业:智慧养老、社区照护、老年教育等银发文旅产业:老年旅游、文化体验、旅居养老等银发金融产业:养老理财、长期护理保险、反向抵押贷款等
三、常德银发经济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建议成立市级银发经济发展工作专班,编制《常德市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案》,纳入" 十五五" 发展规划。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产业目录和负面清单,
明确鼓励类、限制类项目、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定期发布银发经济发展报告。
(二)培育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品牌
1. 构建银发制造产业链
重点培育医药健康、康复器械、健康食品等领域优势企业,依托常德经开区、高新区等平台,建设银发产品生产基地。推动人工智能、5G 技术等与银发产品融合应用。
2. 创新发展银发服务业
探索 " 物业 + 养老 " 模式,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开发老年旅游新产品,打造 " 春申君寻根之旅 " 等特色线路,加快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推广智能护理机器人等产品。
3. 打造三大康养品牌:
“幸福康养示范区”:整合医康养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湘西北医养中心”:盘活湘雅常德医院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全国老年旅居优选城市”:依托桃花源、柳叶湖等资源吸引外地老年人。
(三)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1.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落地常德,提高高龄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完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等惠民政策。
2.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推进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设置银发经济消费示范街区,举办 " 银龄消费节",弘扬孝亲敬老文化,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本地高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立银发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待遇。
四、保障机制与政策建议
(一)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银发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领导牵头协调,设立银发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创新实践。
(二)强化要素保障
土地要素:单列银发经济用地指标,盘活闲置资产。
资金要素:加大财政投入,创新金融产品。
数据要素:建设老年人口数据库,促进信息共享。
(三)推动区域协同
融入长江经济带银发经济发展格局,与周边城市共建 " 湘西北银发经济圈",学习威海等先进地区经验,提升发展水平。
结语:
发展银发经济是常德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通过系统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常德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为全国银发经济发展的示范城市,让老年人在 " 桃花源里的城市 " 真正实现 "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为建设幸福常德注入 " 银色动力 "。未来,常德应进一步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推动银发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正如市委书记罗毅君强调的,要“主动挖掘银发经济市场潜力,让其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