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品格教育融合浅见

作者

刘艳梅

眉山市青神县初级中学校

身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和繁杂的班主任工作,常让我疲惫不堪。再加上,近年来我校为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推行“品格教育”,开展了系列活动,更让我感到“压力山大”。如何才能实现自我减负呢?我不断思考、探索。在学习中,我意识到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紧密相连,作为学科教师兼班主任,我应运用融合思维开展工作,“合并同类项”,减轻工作负担。下面谈谈我的实践及体会。

一、融合的必要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语文等学科要利用课程中的思想道德因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提升核心素养。这充分表明,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不仅可行,而且必要。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德育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那么,二者如何融合呢?在充分分析语文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基础上,我将目光聚焦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指出,“综合性学习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项目,自新课改以来,成为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体现为一种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深受师生喜爱”。而品格教育属于“道德品质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修为”,是“集知识、方法、思想、观念以及精神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离不开实践与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实践性,与品格教育的教育性、活动性相契合,这决定了二者可以融合开展,实现一举两得。

二、融合的关联点

为探寻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品格教育的契合主题,我梳理了初中语文教材各册的综合性学习和品格教育的各个专题,发现以下相关主题:

这些主题紧密关联,为综合性学习与品格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天然条件。

三、融合的策略

确认联系后,我以“爱国”“诚信”等主题为切入点,开展融合探究,总结出“异中求同一主题 — — 目标活动两融合 —— 过程评价多形式”的融合策略。

(一)异中求同一主题

判断综合性学习与品格教育能否融合,关键在于主题是否相同或相关。例如,品格教育中的“爱国”与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天下国家”,都围绕“爱国”展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爱国的意义与内涵,培养爱国精神,激励爱国行为,二者自然可以融合。

(二)目标活动两融合

同一主题为融合提供了可能,但要实现自然融合,还需在教学目标和活动安排上下功夫。用目标的整合帮助设计者明确活动目的,用活动来使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落实,以更好地实现双重目标。下面以“爱国”教育融合活动设计为例来谈。

1. 目标融合:“爱国”教育主题班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爱国内涵与意义,培养爱国精神,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而语文“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懂得个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通过参与活动积累知识、启发心志、陶冶情操,并学会资料搜集与整理。分析可知,“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目标涵盖了“爱国”品格教育目标。因此,融合教学目标设定时,可以“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目标为总体目标。

2. 活动融合:“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安排了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等活动,能让学生理解“爱国”的重要性,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内涵、落实“爱国”行动方面存在局限。而主题班会活动中的“思辨:传统节日我们怎么过?”和“反思:爱国离我们有多远”,更利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行动自觉。基于此,我们整合活动:先让学生从诗词、名言中体会“爱国”,再从故事中领会爱国内涵,接着通过播放视频了解祖国成就,激发爱国情感,引导学生以诗歌倾诉情感,最后让学生结合视频谈感受,许下爱国誓言。这样的活动设计,既促进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又兼顾思想认识提高与行动自觉性增强。

(三)过程评价多形式

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至关重要。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将书面与口头、自评与他评、观察与交流相结合。以“爱国”教育融合活动为例,在第一个活动环节,通过学生对“爱国”古诗文的掌握与诵读情况,衡量其对“爱国”内涵的领会程度,决定是否进入下一环节;在爱国故事讲演环节,依据学生对故事的了解、讲演生动性及听众反应,了解其对爱国的理解与认识;课程结束后,通过“爱国”主题征文活动,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锻炼写作水平。

四、融合的成效

融合策略的实施带来了显著成效——

1. 工作负担减轻,效率提高:实行融合后,一次活动能解决学科学习和班主任工作两方面的问题,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精力。2. 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品格教育活动相结合,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实践性、品格培养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更积极了,也更主动了。3. 打开了工作思路,浓厚了科研氛围:融合主题活动的开展,为班主任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德育工作、科任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突破口和经验。不少老师积极参与实践,学校的科研氛围愈发浓郁。

然而,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目前的尝试主要基于实践经验,缺乏先进理论的支持与引导,在融合领域和形式上,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未来,我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