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大数据+AI”赋能基层审方:龙门县医共体四级审方平台构建与应用

作者

邓汇曦

龙门县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 516800

当前来讲,基层医疗机构长期面临着药品目录混乱,药学服务较为薄弱等诸多系统性难题。为此,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药品供应保障与合理用药监管。龙门县是广东省医共体改革的试点,其围绕“统一化、智能化、同质化为目标,在技术创新与机制改革双轮驱动的支持下,打造了全国首个覆盖省 - 县 - 镇 - 村四级的智能化审方体系,本文将系统阐述这一模式的构建路径和实践成效,从而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实证参考。

一、“大数据+AI”赋能基层审方的系统架构

为破解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分散、药学服务膨力薄弱等难题,龙门县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创新构建“中心药房 + 共享中药房 + 审方中心”三位一体药品保障体系,通过“三统一、五强化”机制,实现药品供应同质化、药学服务规范化,将合理用药监管延伸至村卫生室,全面提升基层用药安全与服务水平。

(一)技术架构设计

1. 数据中台层

数据中台层如同数据大脑,其整合了HIS、EMR、药械采购等12 类系统数据,并且建立起包含 200 万条药品知识图谱的审方规则库如此也打破了数据孤岛情况,实现了数据的全面汇集和深度挖掘,以此为后续的智能化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2. 智能引擎层

智能引擎层采 CNN+LSTM 混合算法开发处方风险预测模型,这一模型可实现对配伍禁忌、超量用药等 28 类问题的毫秒级识别,如此高效的识别能力和大大缩短审方时间,提高审方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

3. 应用服务层

应用浮层构建的分级审核工作流可实现村卫生室处方自动触发镇纪复审。疑难病例可直达省级专家会诊,由此打造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审防机制,并确保审方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二)运行机制创新

动态目录管理机制基于用药数据分析,每季度调整统一目录,并实现近效期药品智能预警。这一机制能够根据实际用药情况,及时优化药品目录,避免药品浪费和过期,同时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如龙门县医共体四级审方平台统一目录衔接县镇村,动态制定覆盖国家基本药物、集采品种等 1200 余品规的统一用药目录,村卫生站用药由基层分院归口管理。2024 年基层缺药率由15% 降至3%,惠及3 万余名慢性病患者,实现县镇村同质化用药。

三级响应审核机制将 AI 初筛、药师复核和专家终审有机结合,AI 初筛能够拦截明显错误,药师复核处理灰色地带问题,专家终审解决复杂病例,形成了层层把关、严谨细致的审核流程[1]。

闭环管理机制则实现了处方审核、调配、使用、评价全流程数字化追踪,确保了每一个环节都能被有效监控和管理,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如龙门县医共体四级审方平台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机制,划定30 种短缺药品警戒线,储备急救药品 5000 余盒,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 2 小时,2024年累计调配应急药品15 批次。

二、“大数据+AI”赋能基层审方的价值分析

(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效能

大数据与 AI 技术的融合应用显著提升了基层审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龙门县医共体实践中,四级审方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了处方毫秒级审核,日均处理处方量达 1.2 万张,较传统人工审核效率提升 80% 以上。系统内置的200 万条药品知识图谱可识别 28 类用药风险,使不合理处方拦截准确率达到98.6%。数据表明,平台运行后基层医疗机构激素使用率下降 23.7 个百分点,抗生素联用率降低 31.2%,有效规范了基层用药行为。智能预警功能对近效期药品的识别准确率达 99% ,减少药品浪费年均 200 余万元。这种技术赋能不仅解决了基层药师资源短缺问题,更通过标准化审核流程确保了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用药同质化。

(二)优化药品供应链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系统重构了基层药品供应体系。龙门县通过整合 12类系统数据建立的动态目录管理机制,实现了药品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至 95% ,使基层缺药率从 15% 降至 3%。集中采购平台运用历史消耗数据分析进行议价决策,药品采购成本平均降低 18%,年节约资金超 2000 万元。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划定 30 种短缺药品警戒线,储备急救药品 5000 余盒,将应急响应时间压缩至2 小时,2024 年累计完成 15 批次紧急药品调配。药品追溯码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不良反应 100% 可溯源,累计识别并处置风险信号 85 条,构建起完整的药品安全监管闭环 [2]。

三、“大数据 +Al ”赋能基层审方的创新

龙门县四级审方平台的创新性体现在技术架构与运行机制的协同优化。技术层面采用 CNN+LSTM 混合算法构建的智能引擎,解决了传统规则引擎对复杂用药情境判断不足的缺陷,使灰色地带处方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2.5%。分级审核工作流设计实现了村卫生室处方 100% 覆盖审核,疑难病例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直达省级专家,形成 ′′AI 筛查 - 基层复核 - 上级指导 " 的三级响应机制。机制创新方面建立的动态目录调整制度,每季度基于处方大数据分析更新用药目录,确保与临床需求保持动态适配。闭环管理机制将处方审核、调配、使用、评价全流程数字化,为医保控费提供了数据支撑。这种“技术 + 制度”的创新模式,使基层药学服务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 [3]。

结语:

结合上文所述,龙门县的相关实践表明,基于大数据加 AI 的 4 级审方平台可有效提高基层用药安全水平,借助重构药品个人体系和智能化审判流程以及同质化药学服务,可以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最为关键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春燕 , 单慧亭 , 李东锋.基于“审方系统 + 临床药师”的全医嘱前置审核模式的探索实践 [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1,21(4):308-310.

[2] 季永刚, 姜贵乐.事前审方中应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相关分析[J].健康之友 ,2021,000(12):293.

[3] 叶芷希 , 郑沁乐 , 赵娟娟 , 叶侃倜 , 杨骏.大数据分析药房智能审方新模式应用 [J].光明中医 ,2024,39(14):2930-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