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应急管理框架下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构建

作者

叶宸辰

四川省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新津区大队 四川成都 610000

1、引言

火灾作为一种高频发生的灾害事故,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中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统计数据,2019-2023 年间,中国年均发生火灾近 20 万起,造成经济损失超过 40 亿元,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火灾调查作为事后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认定、预防措施制定和公众安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火灾调查项目的启动响应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启动程序复杂、部门协调不畅、信息传递滞后等,严重影响了火灾调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应急管理框架下的火灾调查项目

2.1 应急管理框架概述

应急管理框架是指围绕灾害事故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构建的系统性管理体系。在中国,随着 2018 年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国家层面的应急管理框架不断完善,形成了 "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 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响应法》的规定,应急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与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启动、救援行动组织、灾后调查评估等多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

2.2 火灾调查项目的重要性

火灾调查项目在应急管理框架中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首先,火灾调查是明确火灾原因、认定责任主体的科学手段,通过现场勘验、物证采集、技术鉴定等方法,可以还原火灾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为司法裁决和行政处罚提供客观依据。其次,火灾调查是完善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的重要基础,调查结果能够揭示现有法规和标准的不足之处,推动相关修订和完善。

2.3 现有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的局限性

尽管火灾调查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当前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仍存在显著局限性。首先,启动标准不够明确,不同地区和部门对火灾调查项目启动条件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应当立即启动调查的火灾事故被延误或简化处理。根据 2021 年的统计数据,全国范围内约有 18% 的重大火灾事故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启动调查程序,影响了证据收集和责任认定的准确性。

3、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构建

3.1 响应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的构建立足于多学科理论融合。首先,系统理论为响应机制提供了整体性思维框架,将火灾调查视为一个包含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决策执行和反馈评估等环节的完整系统,各环节相互依存、协同运作。其次,决策理论为响应机制的核心决策流程提供了科学方法,特别是在有限信息条件下的快速决策模型,可有效提升火灾调查项目启动的时效性。

3.2 响应机制的关键要素

构建科学高效的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需要明确以下关键要素。首先是明确的启动标准,根据火灾性质、规模、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等因素,建立分级分类的启动标准体系,确保启动决策的科学性和一致性。其次是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决策指挥层、技术支持层和现场执行层三个层级,各层级职责明确、联系紧密,形成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

3.3 响应机制的运作流程

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的运作流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是火灾信息接收与初步研判,消防救援机构通过接警系统、监测网络或媒体报道获取火灾信息后,根据预设的判断标准进行初步研判,确定是否需要启动正式调查程序。其次是调查启动决策,根据初步研判结果和启动标准,由授权机构作出启动决策,并确定调查级别和范围。

4、响应机制的实施与评估

4.1 响应机制的试点实施

基于前文构建的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框架,在 2021 年至 2022 年期间在国内三个不同类型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县级市)进行了试点实施。试点选取了不同地区是为了验证该机制在不同资源条件和行政环境下的适应性。试点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运行阶段和评估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完成了响应机制的培训工作,覆盖消防救援、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的200 余名相关人员;运行阶段共响应处理了 67 起不同等级的火灾事件,其中重大火灾3 起,较大火灾12 起,一般火灾52 起;评估阶段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

4.2 响应机制的效果评估

为客观评估响应机制的实施效果,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评估。定量评估主要考察四个关键指标:响应启动时间、资源调配效率、部门协作效率和调查完成率。数据显示,试点地区火灾调查项目的平均响应启动时间从之前的 47 分钟缩短至 18 分钟,缩短幅度达 61.7% ;资源调配效率提升了 56.3%,体现在专业调查人员、技术设备到位时间的显著缩短;部门协作效率提高了 48. 9% ,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时间减少和协作流程简化;火灾调查完成率从原来的 83.7% 提升至 94.2%,特别是在重大、较大火灾方面,调查完成率达到了 100% 。

4.3 响应机制的优化与改进

基于试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反馈,对响应机制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和改进。首先,在信息收集环节,增加了 AI 辅助识别系统,通过对火灾现场视频、图像的智能分析,提高初步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减少了人为判断误差。2023 年应用该系统后,信息收集准确率提高了 27. 8% 。其次,在风险评估环节,改进了评估模型,增加了历史案例对比分析功能,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改进后的评估模型在 85.6% 的案例中给出了与专家评估一致的风险等级判断。

5、结论

本文构建了基于应急管理框架的火灾调查项目启动响应机制,解决了当前火灾调查工作中存在的启动滞后、协调困难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该机制通过信息收集、风险评估、资源调配和协调联动四个核心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火灾调查项目启动流程,有效提升了响应速度和调查效率。试点实施结果表明,该响应机制显著缩短了火灾调查项目的启动时间(61.7%)、提高了部门协作效率(48.9%)、增强了资源配置合理性(56.3%)和提升了调查完成率(10.5 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冷阳阳. 高层建筑火灾致因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D]. 导师:纪颖波;袁梅 . 北方工业大学 , 2024.

[2]徐建平. 凉山州A 县森林火灾风险管理研究[D]. 导师:龚会.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 2024.

[3]孙梁龙. R 市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导师:易启洪; 诸葛建豹. 江西农业大学, 2024.

叶宸辰,女,汉族,四川南部,1988 年 1 月,大学本科,中级技术职务,研究方向:火灾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