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饮食控制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讨

作者

张辉汝

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镇卫生院

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内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群体中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该疾病不仅会直接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肾病等诸多并发症,严重时危及老年患者生命 [1]。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糖尿病,现已成为当前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诸多干预手段中,饮食控制作为糖尿病重点干预手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讲,因其代谢功能有所下降、合并症极多,合理饮食干预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营养状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但由于老年群体缺乏对营养知识的深入了解、长期饮食习惯根深蒂固,加上个体生理差异明显较大,很难获取理想效果 [2]。为此,本文取医院收治的 15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探索对象进行分析,试探饮食控制干预的应用价值,实情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医院 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间收治的 15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组 75 例。对照组中男 40 例、女 35 例,年龄62~85 (73.48±3.76)岁,病程 3~25 (14.48±1.59)年;研究组中男 38 例、女 37 例,年龄 60~85 (72.45±3.73)岁,病程 2~25 (13.52±1.56)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分析后,其结果数值显示 P>0.05 ,证明组间资料满足对比分析原则。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均与我国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相吻合,且血糖仪器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值超过 7.0mmol/L ;(2)选取病例临床资料完整;(3)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愿意配合随访。

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者;(2)存在心脑血管疾病;(3)近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落实传统饮食干预,主要包括基础饮食指导、合理用药、定期血糖监测以及健康宣教等措施。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落实饮食控制干预:

饮食宣教干预: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进饮食宣教,医生可通过图表、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患者更直观的理解主食种类、油盐糖的摄入控制等一系列内容,每周组织患者听小组讲座,定期鼓励家属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提升家庭支持力度,同时医生还应发放个性化健康饮食记录手册,督促患者及家属详细记录每天三餐、血糖变化情况,以便医生后续评估和饮食方案的整改。

科学食谱的制定:医生应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变化、基础代谢率以及合并症等实际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食谱,且重视饮食多元化搭配,控制总热量,确保蛋白质的摄入,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指导患者三餐均遵循“定时、定量”原则,适量加餐,以防低血糖发生。

饮食基本原则:干预期间应严格遵循三低一高原则,即低盐、低脂、低糖以及高纤维,医生应在日常查房中指导患者选择适合全谷类、杂粮替代部分白米白面等主食,少油烹调、使用代糖调味。对于行动不便者,医生应协助其选择燕麦替代部分米饭,清蒸或炖煮替代煎炸烹调。

水果的摄入:医生建议血糖水平维持稳定者在两餐之间适量进食苹果、火龙果以及圣女果,摄入量应控制在 150 克以内,避免餐后或夜间进食,以防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对于血糖波动较大者,建议患者水果切块少量食用,食用前后应及时监测血糖变化情况,以便及时整改饮食方案。

1.3 观察指标

血糖控制情况:使用医院血糖检测仪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和记录患者干预期间出现的低血糖、肺部感染、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 软件,计量资料以t 检验,“ ”;计数资料“[(n)%]”表示,P<0.05 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

表1 见: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参数偏低, P<0.05 表2 见: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偏低, P<0.05

表1 血糖控制情况(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 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可导致糖尿病发生率不断增加 [3]。临床研究指出,糖尿病已被发达国家列入慢性疾病行列,不仅会消耗医疗资源,且还会直接影响患者健康,给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当前并无根治手段,需终身干预治疗。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饮食控制干预为重要干预手段,其效果得以证实,本次研究中实施个性化饮食控制后发现,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参数、并发症发生率偏低, P<0.05 。推测原因:饮食控制干预中的制定健康食谱、饮食宣教、对水果等常见食物摄入的引导等手段,患者逐渐建立起吃得对、吃得稳的意识,从而打破既往经验主义或盲目模仿误区的观念 [4]。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并非是单纯改善血糖水平参数,而是通过概念患者生活方式这一深层结构,推动老年患者形成对糖尿病长期管理的正确认知,此种认知的转变,在进一步提升依从性方面显得格外重要。与以往常规饮食模式比,该模式通常以患者为中心出发,建立以个性化服务、家属协同以及饮食APP 监控为核心的干预体系,进而实现由被动管理逐步走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综上所述,饮食控制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不仅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赢得患者满意,临床可推崇。

参考文献:

[1] 杜明艳 , 刘贵香 , 李善丽 . 耳穴埋豆联合中医辨证食疗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32(1):129-132.

[2] 李园 . 营养支持干预对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 [J].糖尿病新世界 ,2021,24(3):42-44.

[3] 裴琳琳 . 饮食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22,22(18):1547-1549.

[4] 曾秀珍 , 罗佐阳 . 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食物交换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研究 [J]. 糖尿病新世界 ,2021,24(17):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