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及其重要价值

作者

李皖青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2024 年 8 月 22 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邓小平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并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聚焦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命题的深度剖析,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勾勒出清晰的行动纲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极具标志性意义的关键节点。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里,党的建设思想居于核心地位,蕴含诸多关键要点。邓小平着重指出,党的基本路线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跨度中具有根本性的统领作用,需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以及改革开放有机融合并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历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具有内在统一性,旨在促使思想契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民主集中制作为一种兼具便利性与合理性的制度安排,要求在大力弘扬党内民主及人民民主的同时,确保正确的集中得以实现,全党需确立核心地位,党中央应具备权威性;在中国语境下,办好各类事务的核心关键在于党的引领作用,故而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应同步强化惩治腐败工作的力度。

在当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已步入关键攻坚时期,这一进程对党的建设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全党务必深刻领悟解决中国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历史使命担当,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宏伟且意义深远的伟大工程,凭借党的自我革命力量引领社会全面变革与发展。

一、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多阶段发展,体系渐趋完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坚守正确路线,于党和军队身兼多职,在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夺取革命胜利中贡献卓越。其赴法勤工俭学、参与北伐、从事地下工作,领导百色起义、创立左右江根据地、历经长征与遵义会议,这些经历铸就其坚定信念与斗争精神。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千里跃进大别山,组织淮海、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成为党和军队重要领导及新中国重要缔造者。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为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在主政西南和参加中央领导工作的过程中,既为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克服经济困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作出了新的思考。在党的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充分体现了他对党的建设的深刻理解。他“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许多正确主张,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选择,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 在他的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一)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诸多重要论断,其党建思想涵盖多方面且内涵深刻广泛。其一,总体思路上,邓小平从系统视角思考推进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他从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后来,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国内严重政治风波,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坚定捍卫了社会主义政权,使党和国家经受住了险风恶浪的严峻考验。

其二,指导思想方面,邓小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指出老祖宗不能丢,以实事求是为要,反对“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推动拨乱反正,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引。

二、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价值

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的理论内涵,与毛泽东党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展现了独创性贡献,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思想奠定了基础,代表着中国共产人关于自身建设理论体系的独特发展阶段。

(一)坚持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

党的建设必须根据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这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对此,我们通常概括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得出这一规律性的认识正是邓小平的独特贡献,体现了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科学工作思路。邓小平特别注重把党的建设和党的基本路线结合起来,以党的建设保证正确政治路线的制定,以正确政治路线推进党的建设。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认识到错误路线对党的事业的极大危害,因此在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适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正是基于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才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内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束缚,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严重,邓小平力主倡导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并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增加了解放思想的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他指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 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正是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来实现的。 这种新的认识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与时俱进,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成为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也成为党的政治路线和一切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N ].人民日报,2024 - 08 - 23

[2]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N ].人民日报,2024 - 08 - 23

[3]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