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隋继娜
通辽市科尔沁实验高级中学 028000
一、引言
伴着新课程改革的蓬勃推进,教学评一致性已然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热门议题。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这片沃土上,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对提升教学成效、培育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而言,意义非凡。它倡导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三者紧密相依、协同共进,确保教学全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教学目标,借助高效的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优化教学策略,最终让教学目标达成效果绽放光彩。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重要性
2.1 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在完整的教学体系里,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三者之间和谐适配的程度。具体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更是最终的归宿,清晰界定了学生应收获的学习成果;教学活动是抵达教学目标的具体路径与过程,涵盖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形式等;教学评价则是对教学活动成效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客观评判和及时反馈,用以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圆满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三者深度契合、彼此支撑,凝聚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2.2 重要性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它能让教学更具靶向性与实效性。明确的教学目标,搭配与之契合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可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内容与方法,摆脱教学的盲目与随意,让学生的学习成效显著提升。其次,它能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推动学生自我成长。清晰的目标指引与及时的评价反馈,让学生清楚知晓学习方向与进步轨迹,激发内在学习动力,积极投身音乐鉴赏活动,稳步提升音乐素养。此外,它还能为教师的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搭建桥梁。教师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活动与评价的一致性,敏锐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三、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课前准备阶段
3.1.1 精准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支柱。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教材内容,精心设定符合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联、有时限(SMART)原则的教学目标。比如,在鉴赏某部古典音乐作品时,教学目标可设定为:“学生能精准说出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核心音乐元素;能通过聆听与分析,生动描述作品传递的情感与意境;能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对作品展开简洁且有见地的评价。”这样的教学目标,既明确了学生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又兼具挑战性与可操作性,能有效引领教学方向。
3.1.2 设计匹配的教学活动
依据设定好的教学目标,设计与之高度匹配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丰富多样,融入聆听欣赏、讨论交流、分析探究、创作表演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以鉴赏上述古典音乐作品的教学目标为例,可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沉浸式聆听作品,用心感受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魅力;接着,组织学生分组热烈讨论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中的音乐主题、发展手法等;最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理解,用文字、绘画等创意形式,表达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与评价。
3.2 课堂教学阶段
3.2.1 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与目标紧密相连、无缝衔接。例如,在讲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时,要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创作背景与作品音乐元素、情感表达之间的深层关联,助力
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中了解创作背景、感受作品情感的要求。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参与热情,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保障教学活动顺畅推进。
3.2.2 实施形成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开展形成性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与进展。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生互评等方式,细致观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情况,并给予及时、中肯的反馈与指导。比如,在学生讨论作品的音乐元素时,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发言精准点评,肯定闪光点,温和指出不足,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策略,也为教师优化教学计划提供有力依据。
3.3 课后评价阶段
3.3.1 开展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段时期内学习成果的全面梳理与综合评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多样化形式,如音乐鉴赏测试、音乐作品创作、小型音乐表演等。例如,可组织一次音乐鉴赏考试,让学生对给定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度分析与评价;也可鼓励学生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作品,展现其对音乐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创新思维。终结性评价的结果,能清晰反映学生在该阶段对音乐鉴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学生规划学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3.3.2 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
教师要及时将终结性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存在的不足,给予学生鼓励与信心。同时,教师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剖析,认真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待改进之处,为下一轮教学提供宝贵借鉴。比如,若发现学生在音乐作品分析方面普遍存在困难,教师可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音乐分析方法与技巧的讲解和训练;若学生在音乐创作方面展现出浓厚兴趣与潜力,教师可搭建更多创作平台,提供专业指导,鼓励学生尽情释放创意。
结语
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实践价值。通过精准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匹配的教学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并在课堂教学各环节有效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能够显著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助力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教学目标设定不够精准、教学活动与目标契合度不足、评价方式略显单一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教师需怀揣热忱与责任感,不断反思教学行为,精益求精地设定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活动与目标的匹配度,丰富评价方式,全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最佳效果,让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助力学生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 [J]. 陈诗玉 ; 吴丽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08)
[2] 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及教学启示 [J]. 刘欣颜 . 教育导刊 ,2023(12)
[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音乐学习目标叙写与教学落实 [J]. 陈洪义 ; 谭京 .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