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融合策略探究

作者

林娟

临海市杜桥镇杜桥小学 317016

引言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的综合体现,它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理解和运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将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进行融合,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人教版小学语文高段教材在内容编排和体系构建上,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要素,如何在这一阶段实现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有效融合,值得深入探究。

一、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方面。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对语文作品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

(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佳。而将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融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深度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使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当前,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融合,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

二、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对语文要素的把握不够精准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人教版高段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未能清晰认识到不同单元、不同课文所承载的语文要素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要素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深度学习的开展。

(二)深度学习开展不足

许多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没有充分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和运用,无法实现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有效融合。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数教师仍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发展以及语文要素掌握情况的全面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励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也无法准确反映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融合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融合策略

(一)围绕语文要素创设深度学习情境

人教版高段教材中的课文题材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所包含的语文要素,创设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围绕“体会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描写来展现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形象的?如果让你描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你会运用哪些方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开展深度学习,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比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庄严氛围,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和语文要素,如场面描写的方法等。

(二)借助深度学习促进语文要素落实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要素和教学内容,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单元时,围绕“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这一语文要素,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歌中意象的含义、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以及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诗歌,实现深度学习,同时落实语文要素。自主阅读与批注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人教版高段教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语句、段落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悟和疑问 [2]。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批注出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这一特点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相关语文要素,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语文要素的掌握情况、思维发展水平、合作学习能力等。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除了关注作文的得分,还要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语言表达、结构安排、主题立意等语文要素的运用情况,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要注重引导和鼓励,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学生自评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结论 :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将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进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围绕语文要素创设深度学习情境、借助深度学习促进语文要素落实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深入研究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融合的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语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国学 .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融合策略探究 [J].求知导刊 , 2025, (05): 83-85.

[2] 杨月蓉 . 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与深度学习的融合策略研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J]. 教师 , 2022, (32):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