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作者

陈明馨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庆阳中心学校 1305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音乐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随之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单单需要重视对音乐知识的讲解,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德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感染与熏陶,促进美育、德育目标的实现。

一、挖掘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元素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元素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存在有较多以爱国为主题的曲目,这些歌曲也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此,教师在挖掘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元素时,需加强对爱国主义元素的挖掘 [1]。像《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歌词铿锵有力、旋律激昂奋进,表达了我国人民在面对敌人时的顽强不屈与英勇无畏。“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该段歌词和旋律振奋人心,可促使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保卫国家,不惜付出生命的壮烈场景,以此在调动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品德修养元素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还存在较多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元素,为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应加强对这些品德修养元素的挖掘[2]。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小乌鸦爱妈妈》时,该歌曲讲述的是小乌鸦不怕劳苦,努力捉虫喂养妈妈的故事。该歌曲的歌词承载着温暖的亲情,节奏轻快。“小乌鸦,爱妈妈,飞来飞去捉虫吃,一口一口喂妈妈”,该句歌词生动地描绘了小乌鸦对妈妈的孝顺与感恩。为了深化学生对该句歌词中所蕴含品德修养元素的感知,教师可利用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将该句歌词描绘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父母的艰辛,从而学会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将中华民族孝敬长辈的优秀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元素的应用

(一)在歌曲教学中融入德育

歌曲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最为基本的一项内容,教师在开展歌曲教学时,可通过德育元素的融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熏陶。例如:教师在开展《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该歌曲教学时,可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有关我国壮丽河山的视频,像蜿蜒盘旋的长城等,将祖国的强大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利用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顺势组织学生学习《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一歌曲。在学生学唱时,教师需引导学生感受歌词所表达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带着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进行演唱。在完成该歌曲的学唱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的讲述自己了解的爱国故事,像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等。还可鼓励学生讲述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对爱国精神的践行,像努力学习、自觉爱护环境等,从而进一步深入的融入德育。

(二)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开展欣赏教学时,除了需重视对学生音乐审美与感知力的培养以外,还需加强德育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梁祝》前,可先介绍该小提琴协奏曲背后的爱情故事,并介绍《梁祝》为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忠贞爱情故事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瑰宝。随后教师便可为学生播放该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认真聆听,体会该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优美的小提琴旋律中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纯真情感。接着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身在欣赏《梁祝》时获得的感受进行讨论,以此加强对学生正确爱情观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

(三)在音乐活动中实践德育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采取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音乐活动,其也是实践德育的主要途径 [4]。借助丰富音乐活动的开展,像音乐节、合唱比赛等,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等的培养。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唱比赛时,可在选歌环节践行德育,选择主题积极向上的歌曲,像《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等,利用这类歌曲促使学生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学生在进行合唱排练时,需与其他同学沟通与协作,清晰的了解自身在合唱中负责的部分,主要有领唱、和声、节奏把握。经过合唱排练,学生将懂得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声音与意见,团队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校园音乐节活动的开展,则可给学生创造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自由的选择表演方式,像音乐剧、乐器演奏、小组合唱以及独唱等,展示自己的特长。准备阶段,学生需要自主的完成节目策划与排练等,其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均可得到很好的训练,其自信心与责任感明显增强。并且在音乐节活动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认真的欣赏其他同学的表演,并在表演结束后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这样不仅可增进同学友谊,还有助于积极向上校园氛围的营造,从而更好的践行德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合理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积极的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同时对学生正确三观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加以引导。并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此更好的挖掘和应用德育元素,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华英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德育教育的作用和实施方法 [J].长江丛刊 ,2023(34):176-178.

[2] 丁萌 . 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J]. 科普童话 ,2025(6):118-120.

[3] 杨漾 . 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德育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4(30):143-146.

[4] 万玲 , 段江玲 .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与德育路径探索 [J]. 克拉玛依学刊 ,2024,14(3):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