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控制的建筑施工节能策略研究
王敏
泰安泰山城市发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71000
1 引言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施工阶段的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绩效。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控制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建筑施工环节涉及大量机械设备使用、材料运输与加工、现场能源消耗等环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同时,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成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本文围绕建筑施工碳排放控制,系统梳理主要排放源,提出针对性的节能策略,促进施工绿色转型。
2 建筑施工碳排放现状分析
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燃料消耗上,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泵等大型施工机械通常依赖柴油发动机驱动,这些机械在高强度、高频率的施工环境下长时间运行,导致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柴油燃烧不仅释放二氧化碳,还伴随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增加了大气污染和环境压力。此外,机械设备的能效水平普遍偏低,部分设备因保养不善、技术老旧,运行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能源浪费。施工现场机械数量多、运转时间长,导致燃油消耗居高不下,成为建筑施工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现阶段许多施工项目尚未建立完善的设备能耗监测和管理体系,缺乏科学调度和设备维护,机械燃料消耗和碳排放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亟需推广节能型机械和智能化管理技术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担。
材料运输是建筑施工中不可忽视的碳排放环节,施工所需的钢材、水泥、砂石等大量材料需要频繁运输,且运输距离往往较长,导致运输车辆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显著增加。传统运输车辆多为柴油动力,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运输过程中的路线规划不合理、车辆空载率高及重复运输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浪费能源并增加碳排放。此外,现场材料管理不规范,易导致材料浪费和二次运输,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碳排放。虽然近年来绿色运输理念逐渐推广,但在实际施工中应用仍不普及。推广使用电动运输车辆、优化运输组织和管理、选用本地材料以缩短运输距离是降低运输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加强运输环节的节能减排不仅有助于降低碳足迹,还能提升施工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用电、照明以及生活用能同样贡献了一定比例的碳排放。施工现场通常需配置临时电源用于照明、办公及机械辅助设备运行,这部分能源多依赖柴油发电机或不高效的电力系统,造成能源浪费。随着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施工需求的增加,临时照明时间和用电强度显著增长,碳排放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如果未能得到有效分类和资源化处理,会导致废弃物填埋、焚烧等不环保处理方式,间接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风险。当前多数施工项目缺乏统一的能耗和碳排放监测体系,难以全面掌握和控制施工环节的能源消耗状况。为提升绿色施工水平,迫切需要构建系统化的能耗监控平台,推动施工现场节能技术应用和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全面实现施工碳排放的有效控制和减量化目标。
3 基于碳排放控制的节能策略
节是施工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绿色材料采购和运输管理是有效控制碳足迹的关键措施。优先选择低碳环保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和环保型钢材,能够在材料生产和使用阶段大幅减少碳排放。同时,推行本地采购策略,缩短材料运输距离,降低运输过程中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运输路线的科学优化和载运方式的合理调整能够显著提升运输效率,减少空载和重复运输现象。推广应用电动卡车和其他清洁能源运输车辆,替代传统柴油车辆,进一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足迹。在现场材料管理方面,加强库存和用量控制,防止材料浪费,减少二次运输需求。通过完善材料的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不仅降低了施工碳排放,也促进了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3.3 施工工艺与能源管理
优化施工工艺和加强能源管理是建筑施工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推广装配式建筑和机械化施工技术,能够减少现场作业能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利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实现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和资源配置,减少能源浪费和施工冲突。现场能源管理方面,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和高效电器,优化用电结构,降低无效能耗。积极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及余热回收系统,为施工现场提供清洁能源支持,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强施工废弃物的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绿色施工闭环管理。施工工艺和能源管理的协同优化,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的碳排放,提升了建筑施工的绿色水平。
3.4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是确保节能减排措施有效实施的保障。首先,建设施工碳排放监测体系,采用先进的能耗监测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施工全流程碳排放的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制定明确的能耗指标和碳排放控制目标,推动施工企业量化管理节能责任。通过碳排放核算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节能减排责任落实,激励企业持续改进节能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展针对施工人员和管理团队的节能减排培训与宣传,提升全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动行业绿色施工标准和政策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行业规范化管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助于实现施工阶段的低碳转型,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4 结论
控制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是实现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施工机械优化、绿色材料采购、工艺改进及绿色管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能耗和碳排放,提升施工效率与环境绩效。未来,应结合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深化施工全过程节能减排研究,推动建筑施工向绿色、低碳、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凯 . 低碳环保理念下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应用 [J]. 绿色中国 , 2025,(08): 124-126.
[2] 杨业宇 . 低碳目标背景下建筑绿色施工节能减排潜力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J]. 居舍 , 2024, (29): 169-172.
[3] 朱真勇 . “双碳”背景下建筑施工节能减排策略——以某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为例 [J]. 资源节约与环保 , 2024, (05): 1-4+23
[4] 段利飞 , 安丽洁 , 吴霞 .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低碳排放的现状及措施研究 [J]. 绿色环保建材 , 2016, (09):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