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王卫
泰来县克利中心学校小学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这天,我们的学生也透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收了许许多多信息。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白纸,任由教师在上方涂涂画画。他们已对某些事物有了自我认识,我们要去改变他们,按自我的期望去塑造他们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足够的机智去引领他们成长,让孩子们能够成为情智共长的新一代。作为班主任,我们每一天与学生接触得最多,许许多多烦琐的事情,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分析去处理,否则会给班级建设和孩子们的成长带来及坏的影响。下方是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事情,但却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他——某某,一个始终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孩子,每天享受着只属于他的自娱自乐。上课时,经常能看到他在把玩着手中的铅笔直尺、经常找不到他身在何处,询问之后,才发现他正趴在纸篓边,经常作业不做,还经常……这让我头痛不已。学校里开展了老师与困难生结对的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其中。于是我便和他结上了对子。成为了他的结对老师之后,我更加努力地去改变他,我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上课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好说歹说,有批评有鼓励,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好,但是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也许他真是“不可雕的朽木”。可是这是我的教育理想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的拼劲儿去哪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学生的爱又去哪了?不行,为了他,为了班级,我非把他转化过来不可。
于是,我决定去他家家访一次,他的姑姑接待了我。见到我,姑姑似乎早已明白了我的来意,满脸歉意地说:“苗老师,这小子又调皮了吧!你不说,我们也知道。这个孩子也可怜,妈离家出走了,爸不管他,一直都是我带着他,其实这孩子从小到大,我真没少打,实在是拿他没办法,有时恨不得一巴掌打死他!”我看了他一眼,此时的他老实极了,耷拉着脑袋,蜷缩在墙角里,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我不知道该怎样跟姑姑交流。我的心紧缩成一团,小小年龄的他连在父母亲人眼中也是个被嫌弃的角色,这是何等的残酷啊!我的心难受极了,为自己,为家长,更为他!
接下来的日子,我努力调整自己对他的态度。给他换了座位,并成了他的同桌。(让他坐在最前面,做作业时坐在他旁边,及时辅导他)我不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他,一有时机就及时地表扬他,逐渐帮他在同学们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有时也找他来谈谈话,问他为什么爱欺负同学,他的回答令我惊讶:“他们都不跟我玩,我只好想办法逗他们!”这可是一个孩子固有的天性,而他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当而已。慢慢地他也有所收敛,我和孩子们也在改变着对他的态度。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他的学习成绩进步了,人际关系更融洽了,甚至在上课时能看到他偶尔举起小手,我发现,他的笑容越来越灿烂,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他!就在那个期末最后一天返校,下课铃一响,我便把他带到办公室,匆忙地塞了一份礼物给他,里面是一件妈妈亲手给他打的毛衣和帽子,看着他由爸爸接走去赶火车。几天之后,接到了他的长途电话:“老师,我到老家了,谢谢您送给我的衣服和帽子,我很喜欢。爸爸说要让我转学了,回老家读书……” 转眼,离小冉转学已经一年了,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他在老家当上了中队长,还管着别人学习呢!这小家伙,长大了。
现在想起这个故事,顿时发现,只有在回望时才能发现进步和成长。我和孩子们都在成长着。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上升,他们是越发懂事了,从一年级进学校懵懵懂懂,但他们也能随着老师的情绪变化着自己的行为,“老师说的”一直是挂在孩子嘴里的话,老师说的简直是圣旨。孩子们是如此的会看山水。到了高年级,他们有着自己的是非观。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的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家长、老师的影响。这也意味着老师、家长的重要性,不能在孩子们随意,这得让我时刻端着一份“架子”。
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群众关注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一项项的教育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大家也纷纷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精囊妙计,但是我认为有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我们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我们对于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这也是我的教师教育观,它是我们教师的师魂!只有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也想努力成为这样的好教师。
⑴家校沟通,发现问题 要真正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与学校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 , 永远需要经常、密切、深入的沟通。培训好家长,让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这次新生入学的时候,我对一些较特殊的外来务工者子女进行了观察和访谈,发现了这些问题:
a 家庭中包办代替造成的不良影响,剥夺了学生学习管理自己、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 家长文化层次较低,不懂得用方法引导孩子。在孩子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就简单地包办代替,以完成学校的任务为目的,而不懂得培养习惯。
b 没时间管,太累了不想管 有些家长是因为没有时间管孩子他们反映,回到家中已经是很晚了,根本没有空管孩子。有时虽然下班早,但是工作太辛苦了,也就没有心思再管孩子。
c 应该是老师管,家长没能力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放在今天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却没有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他们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情和家长无关,再说了他们也没有能力管,常常以文化素质低为借口推脱责任。学习习惯是一种学习上的惯性现象,要有惯性必须要学生做到学校和家里一个样,这样才能养成学习习惯。
(2)指导策略 制定家庭作业评价表,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的作业时间做出规定,给他们的作业质量进行打分。能在半小时完成作业的,并且完成得很棒的能得到五颗星。能在半小时完成的,但是作业质量一般的能得三颗星,超过半个小时完成,作业质量一般的能得一颗星。做得很慢错得很多的同学就不能得到五角星了。家长每天给孩子打分。家长成为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督促着和评价者,这样就解决了家长对管孩子无所适从的问题,也解决了家长包办和以工作累为理由的不管孩子学习的问题。家长要按照表格中的要求给孩子打分,那么就要求家长要督促孩子的学习,否则无法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