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探究
张雪芬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城关中学 363600
摘要:本文聚焦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实践与创新探索,从理念重构、方法应用及管理优化三个维度展开探究。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需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构建新型德育观念体系。文章探讨互联网环境中班主任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运用数字化工具拓展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方式方法。同时分析班主任在网络环境中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途径,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德育评价体系等管理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引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育领域对传统初中德育管理模式提出新要求。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核心力量,承担着引导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培养重任,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德育理念、拓展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青少年网络使用率不断攀升,价值观形成受网络环境影响日益加深,班主任需要主动适应时代变革,调整工作思路与方式。
一、互联网环境中初中班主任德育理念的创新与重构
班主任应树立网络素养教育意识,将网络素养培养纳入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双面性,培养学生辨别网络信息能力引导理性上网、安全用网、文明控网。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网络行为习惯。班主任需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网络表达权利,鼓励参与网络社区建设,让学生真正成为互联网时代德育活动主人。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民主协商方式,集思广益制定网络行为公约,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班主任要构建开放包容育人观念,打破传统封闭式教育模式,拓展德育资源获取渠道。主动吸收网络优质德育素材,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德育过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德育网络。
班主任应确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新媒体运用技巧,缩小与网络原住民代际数字鸿沟。通过参加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增强信息素养,提高网络环境下育人本领。班主任要树立数据分析思维,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个性化德育指导。利用智能化管理平台收集学生行为数据,分析学生心理需求及时调整德育策略,提高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互联网背景下德育理念重构不仅仅是对传统观念简单调整,而是要实现思维方式深层次变革,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全新德育观念体系。
二、互联网平台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方法的整合与应用
班主任应积极探索创新德育方法,整合运用各类网络平台开展育人活动。班主任可建立班级网络社区如班级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延伸德育时空。通过发布班级动态、分享励志故事、组织线上讨论等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网络文化氛围。班主任还可定期推送德育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增强德育感染力。班主任要善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如教学软件、在线课程平台、互动答题系统等,创新德育课程形式。可将优质网络德育资源整合进班会课、思想品德课中制作主题微课、短视频,增强德育吸引力。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实现德育内化。
班主任应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如网络文明公约制定、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网络文章评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组织学生参与线上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此外,班主任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情境体验式德育,如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历史场景、环保知识实践等,使抽象德育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班主任要构建网络问题解决机制,针对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问题设计预防性教育方案,开展个案干预。通过班级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网络问题能力。班主任应重视网络德育资源库建设,收集整理适合初中生特点德育素材如优秀人物事迹、经典影视作品、时事新闻等形成系统化、专题化资源体系为持续开展德育活动提供支持。互联网平台下德育方法应用关键在于整合创新,将传统德育优势与现代技术特点有机结合,实现德育效果最大化。
三、互联网时代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优化与提升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班主任应构建网络化班级管理体系,借助班级管理软件、考勤系统、电子评价等智能工具,实现班级事务高效处理。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记录德育活动参与情况,形成全面客观评价依据。通过可视化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班级管理中潜在问题,做好预防性指导。班主任要完善网络德育评价机制,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局限,建立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方参与方式,关注学生德育发展过程性表现。利用电子评价平台实时反馈,激发学生内在德育动力。班主任应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针对网络谣言传播、网络舆情危机等情况,制定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加强与学校、家长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网络问题。通过及时干预、正面引导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班主任需要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平台,利用家校通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等工具,打破时空限制,加强与家长沟通。定期推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组织线上家长会,分享班级动态,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家长正确看待互联网影响,共同营造良好家庭网络环境。班主任应建立班级网络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学生干部带头作用,培养网络文明监督员,增强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组织班级网络文化节、网络作品展等特色活动,凝聚班级向心力。班主任要重视网络德育科研能力提升,通过案例分析、经验总结、问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德育规律。记录工作过程,反思改进措施形成可推广经验做法,推动德育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互联网时代德育管理优化关键在于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模式,实现德育管理精准化、智能化转型。
结论: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通过理念创新重构、方法整合应用、管理优化提升全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班主任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双刃剑特性,既要利用其开放性、互动性、丰富性等优势拓展德育渠道又要防范网络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未来德育管理应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技术与德育工作融合,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德育体系。班主任需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与网络应用能力,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
参考文献
[1] 邱海蓉.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探究[J]. 科学咨询,2020(30):46-47.
[2] 魏宇琪. "互联网+"时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4,26(12):92-94. DOI:10.3969/j.issn.1673-4866.2024.12.032.
[3] 路永远. 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C]//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