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徐向东
甘肃省文县城关镇第二小学 746400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社会交际的基础,通过分析文本结构、写作、逻辑训练等,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读写能力都是小学语文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传统教学当中常常将阅读与写作视为单独的两个板块,导致学生写作缺乏素材支撑,没有办法通过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以读促写”通过文本分析、仿写练习等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的积累转化为写作的能力,突破小学生词汇匮乏,结构混乱的写作瓶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语料库和写作范式,从而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提升写作质量。
一、“以读促写”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的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形式上常常由教师主导写作命题,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写作任务。而“以读促写”通过设置趣味的阅读材料和互动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当中获得情感共鸣,自然而然的产生表达欲望,并且自主选择写作主题,从而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性,促使学生读写的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
2. 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小学生常常面临着素材匮乏,思路狭窄的困境,这就导致他们面对写作时会感到非常困难,甚至会慰藉写作。通过“以读促写”,能够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读积累出丰富的词汇,句式,修辞手法和结构范式,让学生通过深度的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在故事、寓言、科普等多元文本当中获取灵感。再通过仿写续写等写作实践将这些输入的知识转化为输出,从而形成“阅读积累——模仿——创新”的良性循环。这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读促写”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 设计阅读任务,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基,通过系统性的设计阅读任务能够将识字写字、语言理解、表达运用串联起来,形成“阅读摘抄——思考分析——写作实践”的逻辑闭环,为写作提供支撑。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曾明确提出要构建“学习任务群”,强调以任务为导向,来整合学习内容和方法。阅读作为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任务群,能够落实实用性阅读,实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转向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设计词汇理解、句式分析等任务,来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规范表达,并且通过复述、仿写等任务,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阅读任务,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阅读讨论和读后写作、读后续写等任务,来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蜘蛛开店》时,教师通过设置阅读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任务一:蜘蛛一共开了几次店?每次开的是什么店?请用横线画出招牌内容(“卖什么”),用波浪线画出顾客的特点(“什么样”),梳理出三次开店的经历。任务二:为什么蜘蛛每次开店都会遇到麻烦,结果怎么样?它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并根据蜘蛛描写事物的句式“那么 ......”,来说说其他动物和东西的特点,来进行规范表达。任务三:蜘蛛吓得跑回到网上,它吓得惊魂未定,那么蜘蛛后面还会再开店吗?如果它吸取了教训,想重新开店,它会怎么做才能成功呢?这次,它打算开一家什么样的“神奇小店”?根据这个背景和教师提供的写作任务单进行续写创作。通过设置任务,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入融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2. 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写作训练
新课标中强调要落实“以学生为本”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针对小学在进行写作时产生的畏难、空洞的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如情景化仿写、游戏化读写任务等,来打破传统形式上“度——讲——写”的单一教学模式,开展趣味性的写作训练,推动小学语文课题,读写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把阅读的输入与写作的输出紧密衔接,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教师首先准备了“植物盲盒”,来让学生通过感官,来植物朱武种类,并记录感官词汇。然后教师发放多维度观察卡,来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植物,学生选择观察对象,使用放大镜、“自然笔记”APP 等工具辅助记录,教师重点示范“动态观察法”,让学生学会持续关注植物的变化。教师带领学生精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描写颜色变化的经典段落,观看其中颜色的变化阶段中的语句表达,然后组织学生运用其中的多感官联动写法进行仿写训练。教师设置分层挑战任务,来组织学生进行 8 分钟的微写作。教师还可以延伸出真实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制作出《校园植物爱护指
南》或者保护植物建议书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和表达范式,再通过开展写作训练,来促进的全面发展。未来,教师要继续探索和实践“以读促写”,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秀梅 .“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21):48-49.
[2] 刘兰 .“以读促写”以写“养”读——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J]. 天津教育 ,2023,(29):137-139.
[3] 李 国 荣 .“ 以 读 促 写 ” 在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实 施 策 略 [J]. 智力 ,2023,(26):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