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安全管理要点研究

作者

宋敏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邑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 251500

引言

公路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公众出行的安全。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路基施工作为公路工程的基础环节,其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已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课题。

1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安全管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整个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一线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其次,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施工过程规范有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前识别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坍塌、机械伤害等常见事故的发生,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这不仅为项目按期保质完成提供了可靠保障,还能大幅减少因事故导致的停工损失和额外成本支出。同时,良好的安全绩效记录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行业声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业务机会。此外,通过安全管理实践积累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路基施工安全管理,将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来抓 。

2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存在重进度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的现象,导致相关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未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监督和检查工作,使得原本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沦为纸上谈兵。同时,由于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明确,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消极应付态度,甚至抱有 " 不会出事 " 的侥幸心理。此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缺乏考核,施工人员未能真正掌握必备的安全防护知识和规范操作技能,这进一步削弱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效力。这种执行不到位的状况,不仅显著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隐患,也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控、进度控制和成本管理埋下了诸多潜在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2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领域,部分施工单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和工期进度的达成,却将安全管理这一关键环节置于次要位置。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些单位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严重失衡,往往将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施工工艺的改进、机械设备升级等显性指标上,而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安全人员的专业培训等基础性工作却投入不足。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施工单位管理层对安全管理存在认知误区,持有 " 不出事故就是安全 " 的被动思维,未能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缺乏对施工现场潜在危险源的主动排查和预防性干预。这种重效益轻安全、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理念,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安全操作规程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最终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形同虚设,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埋下了难以预估的安全隐患。

3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3.1 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要明确划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等各级管理岗位的具体安全职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确保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其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安全生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设立专项安全奖励基金,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组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同时对违规行为实施严厉处罚,通过正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定期评估机制,每季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现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性审查,重点评估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施工工艺改进、设备更新等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条款,确保制度规范始终与现场施工需求保持同步。最后,要创新制度宣贯方式,除了传统的集中培训外,还应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交底、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生动形式,帮助施工人员真正理解制度要求,将" 要我安全" 转变为" 我要安全",从而在制度层面为路基施工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线。

3.2 施工安全标准化

首先需要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明确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具体内涵和实施要求。这包括深入分析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需求,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操作规程体系。这些规程应当全面覆盖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环节,不仅要详细规定各类施工设备的操作规范和使用要求,还要明确不同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和质量标准,同时必须细化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细则,确保从材料进场到竣工验收的每个施工阶段都有明确的标准可依、有具体的规范可循 [2]。其次,要切实强化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力度。在场地布置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划分材料堆放区、机械作业区、人员休息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各区域布局合理、互不干扰。要规范设置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包括醒目的安全标语、规范的隔离围挡、完善的消防器材等,确保施工通道时刻保持畅通无阻。同时,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组织由安全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巡查评估。

3.3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

首先,应全面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地质条件、机械设备以及人员操作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高风险区域和关键控制点。其次,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此外,还需加强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等,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动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对施工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从制度建设、标准化执行以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只有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公路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赵育 . 如何提升公路建设中路基施工安全管理 [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8):184-185.

[2] 杨勇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浅析 [J].技术与市场,2021,28(06):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