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五育并举”视角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作者

余娟

福建省漳平市城北小学 364400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思维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符号语言这三种形式,它们共同决定着数学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往往能够借助有效的语言表达,向他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说服力,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沟通,还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学习。在“五育并举”理念的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除转变教学观念外,还应改变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或领域之间的关系,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与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设置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1]。在“五育并举”下,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五育”元素,就学生的学情来制定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目标,为后续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以《时、分、秒》的教学为例。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为: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建立时间概念;通过参与学习,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等。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五育”元素,教师可以将本次教学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设置为:

(一)德育目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生活中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上学时间、休息时间、学习时间等)通过分析生活中有关时间管理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智育目标。在课堂上,学生能正确使用准确使用“时”“分”“秒”等数学语言表达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换算时间单位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1 小时等于 60 分)。

(三)体育目标。在融入体育的数学活动中,学生能运用秒表记录运动时间,并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所记录到的数据。比如:在活动中,同学小红和小明分别用时 3 分 07 秒和 3 分 10 秒,由于小红用时最短,因此可以得出小红的跑步速度更快。

(四)美育目标。学生能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时间变化,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美感。比如:每当早晨 6 点,太阳会从东方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了。

(五)劳育目标。在实践类活动中,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活动安排(如:本次活动一共用时 25 分钟,其中 5 分钟为准备时间,剩下 20分钟是大家完成任务的时间)。借此加深学生对时间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用时间单位来描述活动过程的能力。

通过制定以上目标,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从中养成珍惜时间、管理时间的好习惯。

二、基于“五育并举”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五育并举”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融入生活素材来加强“五育”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他们思维、审美、实践等能

力的综合发展[2]。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为例,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书桌、课本、黑板、门窗等),并提出实际问题:“这些物品中都包含了哪些图形?它们都有着怎样的特点?”来拉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已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表达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等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为学生布置相关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尺子、铅笔、白纸,测量并记录教室中常见物品的边长,并运用所学到的公式计算其周长;用纸板、剪刀尺子等工具制作长方形、正方形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通过以上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劳动和艺术创作,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基于“五育并举”的数学课堂,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除制定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外,还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评估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能有针对性的展开学习[3]。

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教师在学生初步学习本课内容后,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情境,如:切蛋糕、分苹果、倒果汁等,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持续观察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以及他们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观点的情况等,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提供及时反馈。例如,针对那些对知识理解较好,却不能清晰表达观点的学生,教师应肯定其优点,然后围绕数学语言表达这方面给予帮助:“你对于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理解比较透彻,但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够准确,如果你能在后续的学习中进一步提炼、组织自己的语言……”通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让他们能有针对性的展开学习。

总之,在“五育并举”下的数学教学,想要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除更新教学观念外,还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为其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艺玲."五育"并举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6):50-52.

[2]次仁.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微[J].传奇故事,2023 (32):23-24.

[3]杨煦.积跬步,至千里:小学数学落实五育并举的策略初探[J].2024 (7):64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