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分析
谯顺予
广安鼎力置业有限公司 四川广安 638500
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规模持续扩大。作为城市运行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载体,工程质量直接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功能发挥和社会稳定。但在行业快速发展中,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社会安全与发展。因此,强化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督管理,探索科学管理模式,成为推动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健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框架
全面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质量的依托,应当建立起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督法规体系,厘清各参与主体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权利与义务,把质量监督管理的标准和流程进一步细化,让质量监督工作有法律规章可依循,针对当下建筑市场里部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现象,通过改进法规,加大对违法行径的处罚力度,抬高违法的成本门槛 [1]。构建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责任追溯制度,将质量责任分配到具体的个人及岗位,在工程建造过程里,不管是建设单位、施工队伍、监理单位还是设计单位,倘若质量问题出现,都可通过责任追溯制度把相关责任人明确,并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置,由此推动各参与主体切实履行质量义务,构建质量监督管理动态调整体系,根据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变动、新技术跟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实际监督工作里发现的问题,及时把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与优化,确保制度既科学又有效。
2. 推进质量监督管理技术创新升级
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把先进技术用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意义非凡,落实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事项,借助其三维可视化、数据集成等长处,实现对工程建设全阶段的精细管控,处于设计阶段,BIM 技术能支持设计人员开展碰撞检测,事先发现设计当中的问题,防止施工期间出现设计变更;到了施工阶段,借助 BIM 模型可对施工进度、质量实施实时监控,实时发现施工偏差并进行调校 [2]。采用物联网技术,在工程建设现场布置各类传感器,对工程结构的应力、变形、温度等参数实施实时监测,做到对工程质量的动态预警,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巨量的工程质量监督数据进行分析操作,找出数据背后潜在的规律及问题,为质量监督管理决策给出科学凭据,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工程质量问题数据加以分析,总结出常见质量问题出现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 强化质量监督管理队伍专业素养建设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素养直接关乎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成效,切实强化人员培训,制订系统的培训大纲,按期组织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内容不光要覆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还得涵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本领,以及先进的质量监督管理手段与理念。邀请行业里的专家针对 BIM 技术在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专题授课,促进监督管理人员技术应用的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定时针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开展考评,把考核结果与薪酬所得、职务晋级等关联在一起,推动监督管理人员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工作水平,留意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填满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空缺,优化队伍人员配比,拉高整体管理层次。
4. 构建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督体系
房屋建筑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全阶段,在工程规划设计这个阶段,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介入设计方案审查,让设计方案符合工程建设的功能需求与质量标准,杜绝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质量问题,在施工开始的准备阶段,对施工单位资质、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人员资质等开展严格审查,保障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工作开展期间,加强实施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把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作为重点监督对象,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作出整改,当混凝土处于浇筑阶段,监督人员应对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工艺、养护措施等实施严格监督,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合格,在工程竣工开始验收的那个阶段,设置严格的验收标准及流程,召集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做全方位的检查与评估,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与相关标准规范,工程只有通过验收,达到合格标准才可交付使用。
5. 创新性搭建多方协同共治的质量管控体系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一起协作,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组织牵头者和总责任人,应当切实履行质量首要责任义务,加强对工程建设整个流程的管理及协调,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开展施工活动,构建且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施工质量目标。监理单位应全面发挥监督效能,全程对工程施工过程实施监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提升对各方主体的监督管理水平,依规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违规行为进行认真查处,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行动,采用建立举报热线、网络平台等手段,方便公众针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举报投诉,创建多方沟通协同机制,按周期组织召开质量监督管理联席会议,深化各方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协作,共同化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里碰到的难题。
结论
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既系统又复杂的工作,对保障工程质量、推动工程建设行业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借助完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人员素质、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督以及构建多方协同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等一系列管理策略的落实,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水平,降低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频次,随着工程建设行业持续拓展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大量采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将遇上新的挑战与难题。
参考文献:
[1] 李建霖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探究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5,(01):163-165.
[2] 广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J].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