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作者

许炎辉

洛阳市东城实验学校

我们将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托,面向中学教学实际,面向学生的个体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设计符合初中生的多样化的、趣味性的、合作性的、有层次性的作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包袱。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一、基于学生能力差异设计作业,满足个性化需求

我校位于城市边缘,学校分为两个校区,一个校区位于市区,生源较好,另一校区留守儿童较多,英语基础较差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比较多,英语成绩不容易提高。因此,两个校区学生差距较大。因此在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基于各个校区学生的个人能力素养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其素养发展。

例如在学习“Same or different”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将个性化理念融入作业设计,针对城市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单元文本内容,将单元中的重点单词、句式、短语进行融合,并利用数字平台与其他学生一起合作构建思维导图,完成英语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乡村学生,教师可以从基础的单词进行讲解,并适当引入数字平台,以动画的形式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基础英语知识;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设计差异性的英语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以启发英语思维锻炼实践能力为前提;对于乡村留守儿童,教师需以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完成适度拓展为目的,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二、基于学生生活环境差异设计,体现作业实践性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英语教师对新课标下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考,改变传统、单一的英语作业设计方式,着力设计适合我校学生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作业。在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差异性作业布置,并将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互融合,锻炼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展现作业实践性原则。

例如在学习“Happy holiday”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主讲述在假期的活动,城市中的学生积极进行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将历史、文化、生活与英语知识相互结合,构建生活情境,并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实现英语知识的整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践行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此外教师在面对留守儿童时,教师应该详细分析学生的家庭以及生活环境,应该注意到这部分学生在假期期间很难进行多样化、丰富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并以培养学生学习自信为前提将基础的英语知识布置为作业,并鼓励学生将单词与实际生活联系,进行主题习作实现读写能力的融合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应该将城乡间的学生情况进行比对,并实现针对性作业方案调整,确保学生个人能力获得提升。

三、基于学生个人素质差异设计,提升英语的素养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作业的布置一直持续着以读、背、抄、写等机械性题型为主的旧习,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弹性,长期持续下去会扼杀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也严重影响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基于学生个人素质差异设计作业完成英语的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Plan for yourself”时,教师可以让城市的学生自主构建自我分析表,并通过写作的形式完成听说读写四大模块内容的练习,教师还应该将作业的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展现,比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全面了解;此外教师面对乡村学生时,应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卡片制作,利用游戏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落实趣味化作业,并将动手实操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融合,并及时将优秀作品加以展示,并鼓励城乡学生相互交流实现学习经验和英语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完成思维碰撞的同时促使各地区学生知识技能与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作业布置形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能力、生活以及个人素质的全面了解,教师不仅完成了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分层,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以及陪伴者和学生一起探索新型的作业设计形式,不断优化分层策略,让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推动我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学雄 .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J]. 文理导航 ( 上旬 ),2024,(08):94-96.

[2] 熊祥忠 .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J].教师 ,2024,(1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