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

佟庆丽

德惠市第六小学

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着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作为教学主战场的作用,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转变以往细嚼慢咽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开放性的语言教学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堂中的核心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学生在质疑与教师解惑的教育闭环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

一、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应当深入学习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内涵,将教学的主动权逐步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创造自主学习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意识,引导学生明确从哪些地方入手开始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梳理语言知识的骨架,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与重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找出教材中的关键词语,明确本次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然后教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以及合作探究活动,指导学生整合已有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围绕《飞向蓝天的恐龙》开展教学时,由于文章是学生感兴趣的恐龙话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中所描述的科学家根据研究所提出的具体假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以及收集相关的素材,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历史演变过程,让学生积极体会科学工作者所展现出的执着精神,学习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科普读物的强烈阅读兴趣。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教师需要打造民主开放的语言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针对课堂问题提出自身的质疑,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活动开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能学/ 该学 / 愿学的态度提出对课堂问题的主动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当前的课程目标,边阅读边思考问题,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鲜问题,指导学生挖掘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厘清课程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还需要应用启发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矛盾,引发学生对文章核心价值的主动思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例如,教师围绕《挑山工》开展教学时,应带领学生了解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体会作者所展现出的语言魅力。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阅读疑惑,如挑山工为什么要做这样辛苦的工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不同工作的意义,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认识到挑山工承担起了泰山繁重的物资运输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包含着其独特的意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汲取文章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考能力,还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索求知的学习意识。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教师应当积极搭建学生核心素养向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桥梁,巧妙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自主创新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的生活化元素,构建生活应用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服务于社区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创作,如小说仿写或改编,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教师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身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围绕《猫》开展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品读老舍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作者笔下猫的可爱,体会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猫的写作手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开展模仿写作活动,向名家学习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积极描述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动物特性,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老舍的语言表达奥秘,从习作中获取丰富的写作表达经验。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思想下,教师应当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推动的教育改革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需要运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利用开放性独创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动性,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还为学生未来的多元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司卫华 .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4(10):45-46.

[2] 李有利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J]. 天津教育 ,2023(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