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窦彦丽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252400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持续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智慧课堂作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运用信息教学技术,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主动性。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规律,设计针对性的阅读学习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推动分层阅读实践
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体学习能力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的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兴趣偏好,明确学生在阅读能力中的差异表现。然后教师应制定差异化的阅读学习成长目标,围绕着单元教学主题推送适合的阅读书籍,设计分层阅读学习任务,让不同基础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持续深入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持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动态学习表现,持续调整阅读任务的难度,始终聚焦于学生的阅读最近发展区域。
例如,教师围绕《小英雄雨来》教学时,由于课文主要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少年英雄事迹,其背景内容与学生生活时代相距较远,学生在理解上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中的资源,布置多样化的阅读学习任务。针对阅读速度较慢的学生,布置课文跟读任务,引导学生借助语音跟随朗读;针对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组织学生绘制课文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主人公的行动路线。教师利用差异化的阅读学习任务,强化学生的阅读薄弱环节。
二、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激活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学习优秀的语言文字表达技巧。教师应借助智慧平台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视频的动态画面演示以及音乐配合朗读,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专注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游戏化教育元素,契合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征,利用游戏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驱动力。
例如,教师围绕《北京的春节》教学时,应在课前引导学生预先观看北京春节的视频资料,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等多感官,感受春节时节北京热闹的生活情境,了解老北京人民的独特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强烈探究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对比家乡的春节习俗,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作者笔下生动的民俗描写,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中所描述的关键细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敏锐观察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高效的自主阅读技巧。
三、跟进指导阅读方法,培养深度阅读能力
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浅表理解的教学现象,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阅读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智慧平台积极分享个人的阅读感受,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疑问进行跟进指导点评,让学生准确梳理自己的阅读思路,掌握适合的深度阅读技巧。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形成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成就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阅读观点进行教学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他人的阅读分享,让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节奏。
例如,教师围绕《草船借箭》教学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能够准确把握文章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教师需要利用智慧平台推送《三国演义》相关的主题文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三国演义》背后的历史背景。然后教师巧妙运用智慧平台推送阅读问卷,指导学生梳理事件的发展顺序,探讨诸葛亮计谋的高明之处。教师再针对学生的交流分享,积极组织多角度的探讨分析,不仅可以深度挖掘文章对人物细节的描写,还能让学生形成对特定人物的多角度认知,从而推动学生掌握精读与合作阅读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学习智慧课堂的应用方法,巧妙引入多样化的阅读学习任务,适配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表现,分析学生的阅读成长动态,指导学生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并且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借助智慧课堂平台获取更多的阅读资料,持续开展课下的自主阅读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拓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持续畅游,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 .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2023(4):4.
[2] 崔杰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J]. 语文课内外 ,2022(14):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