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研探索
李珩
石家庄精英中学 05003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素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 [1]。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早已落伍,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热门话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与方式,以技术为依托,以时代为导向,将“新课标”教学理念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教研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新课标理念,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有效性 [2]。目前,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视野下,高中语文课程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缺乏真正的价值,或者说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另外,教师的专业能力各有不同,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无法跟上教育的进步。部分教学对于语文教研活动的本质及内涵理解不透彻,在教学中创新思路及方法单一,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只是简单的将语文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同时,经过实践调查可知,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研究方式过于乏味、研究气氛不够活跃、缺乏课题意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不利于提升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效率,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中语文教研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课堂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3]。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以语文知识的传递为目标,单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虽然说可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但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思维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同时,还会加剧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抵触情绪,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从而无法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为例,首先,教师以“探寻古人情理,汲取人生智慧”为主题,从新旧教材进行对比,结合大单元任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全面解读。其次,对《种树郭橐驼传》与《石钟山记》两课的联读进行实操性说明。在集备展示环节,围绕重难点“理趣”“情趣”的内涵及其具体体现,从文本内容和教学设计两大方面进行研讨,呈现集体备课在新教材使用和大单元教学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最后,基于学校“书香校园”倡议进行情境创设,通过赏析《种树郭橐驼传》与《石钟山记》的理趣与情趣,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最后进行评选,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学生既是参与者、体验者,又是探究者。
(二)深耕教材内容,发挥主体作用
文化自信列于核心素养之首,保持对文化的自信心是语文教材的核心价值。与其他学科的教材相比,语文教材在承载、传递优秀文化以及提升文化自信心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语言应用、思考技巧以及审美创新,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必需的品质和关键技能。
例如: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聚焦“古典诗歌的地域文化属性”,以对比阅读为主,对诗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探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诗歌中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表达出相似情感。一方面学习重点字词,品味诗人语言,欣赏精美诗篇,学习诗人的表达技巧;梳理古代诗歌脉络,对诗歌进行对比,了解古代诗歌价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赏诗悦目,感受古代诗人的诗意生活,挖掘诗歌蕴藏的传统文化精髓,学会欣赏品评诗歌,写鉴赏的文章,通过深入研习,深度感受诗歌的美好,感受诗人的诗意生活,提升感悟鉴赏能力,进而增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改革发生的改变,由于让技术赋能,智慧教育的实施,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尤其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信息互通有无,有助于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新时期,AI 时代、智慧时代的到来,作为教师必须坚持创新,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为例,教学时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依托情境任务感悟中国文化,将文化自信引入课堂,落实素养立意。再如,充分发挥平台“学业测评工具”的功能,教研组借助新课标理念下,在新单元作业设计上,实施分层布置、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理念的教研活动对于师生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成效不断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让信息赋能,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教学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要秉承“共建、共享、共进”的理念,聚焦课堂实效提升,不断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及带头作用,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伟杰 , 余勇 . 基于“ 1+1+N′ ”教科研工作模式转型的宜昌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建设 [J]. 教师教育论坛 ,2023,36(04):85-87.
[2]于海祥.高中语文教师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预”与“立”[J].华夏教师 ,2022,(19):59-61.
[3] 邰金涛 . 区域教研有效推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J]. 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2020,(4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