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角成为幼儿科学探究的起点
周欢欢
苏州工业园区星慧幼儿园
一、“规”划先行,构建科学探究场域
科学探究场域的构建应当把幼儿认知特点作为核心,遵循“安全性、探究性、层次性”的原则。首先,在空间规划方面,要展现出开放性以及互动性,把自然角划分成展示区、记录区、操作区与观察区:观察区设置起分层的置物架,依据幼儿的身高来摆放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如水培绿萝、多肉、豆芽),从而满足垂直方向的观察需求;操作区提供量杯、放大镜、小铲子这类工具,让幼儿能够自主地调整光照、水分等相关变量;记录区配备图画本、数字卡片、贴纸,对幼儿用图表或者符号记录变化的行为起到支持作用;展示区借助透明的亚克力盒将昆虫的生长过程(如蝴蝶蛹化)呈现出来,以此激发幼儿持续进行观察的兴趣。接着,材料的挑选应当同时具备贴近生活与具备探究价值这两个特点,如提供有着不同质地的用于种植的土壤,像沙土、腐殖土等,与能够相互进行对比的种子,如豆类、谷物种子等,并且准备用废旧瓶罐制作而成的简单的灌溉装置。通过这些操作,引导幼儿感受环境方面的因素对于植物生长所产生的影响。另外,要构建一个能够动态更新的机制,依照季节出现的变化对探究内容进行调整,举例来说,在春季开展播种活动,夏天进行观察昆虫的活动,秋季做果实分类的活动,冬天开展关于植物保温的实验,以此来保证所进行的探究内容具有连续性,并且能够让幼儿始终保持新鲜感。
二、“导”向明确,激发自主探究潜能
教师所采用的引导策略,会对幼儿探究活动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产生直接的作用,所以需要遵循“支持不主导、引导不控制”的原则。首先借助一连串的问题调动幼儿探究的内在动力,根据幼儿感兴趣的方面来构思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如在开展观察植物的活动时,可以提出如“为什么有的叶子朝向窗户生长?”“如果不给多肉浇水会发生什么?”等问题,激励幼儿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规划出用于验证假设的方案。其次提供具有不同层次的支持工具,为能力有所差异的幼儿设计适合他们的探究辅助方式,对于基础水平的幼儿,提供配有精美图片和准确文字说明的观察提示卡,如“今天叶子发生了哪些改变呢”;针对进阶水平的幼儿,提供可供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如“水分和豆芽生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表格;对于达到创新水平的幼儿,则鼓励他们自己去设定探究的主题,如“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营造合作探究的契机,借助小组分工(如有的负责浇水、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汇报)培养幼儿的沟通以及协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讨论之中,在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如“你们的发现和之前的猜想一样吗?”“怎样让实验结果更准确?”,引导幼儿逻辑推理。除此之外,要构建探究成果的分享机制,每天预留出“自然角小播报”的时间,激励幼儿运用语言、绘图或者使用实物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发现,教师通过进一步追问以及总结,助力幼儿梳理探究的线索,促使其形成“提出问题—开展实践—得出结论—产生新问题”这样一种探究循环的模式。
三、“评”价跟进,优化自然角教育效能
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提升自然角教育价值的核心要素,有必要构建一种以“过程性评价占据主要地位、发展性评价作为辅助部分”的多元评价机制,首要的是,评价的主体应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把教师开展的评价、幼儿进行的自我评价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相互结合起来。其中,教师借助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的提问次数、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策略等)对幼儿的探究行为予以量化分析;幼儿则依靠“我的发现日记”实施自我评价,运用星级评定或者图画标注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探究成果;同伴之间的互评可以通过“探究小明星”的投票活动来开展,以此激励幼儿关注其他同伴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接下来评价内容应当着重关注探究能力的关键要素,涵盖观察的细致性(如能否发现植物叶片的细微变化)、提问的科学性(如问题是否具有可探究性)、实践的创新性(如是否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反思的深度(如能否解释实验结果与假设的差异)。评价反馈需要重视及时性与引导性,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小提示”(如“下次可以试试同时种两颗种子,一颗浇水一颗不浇水”)提供具体改进建议,避免模糊性评价(如“你做得很好”)。另外,有必要构建针对自然角教育效能的动态评估体系,按照一定周期剖析幼儿的探究记录以及作品,同时综合考量家长所反馈的情况(如幼儿在家中延伸的探究行为),调整自然角的材料投放与引导策略,确保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需求的一致性。
“科学探究式”自然角的设置与使用实质上是为幼儿搭建一个“小型科学研究场所”,使得自然教育从“静止式观览”迈向“动态化探究”。借助体系化的设计、具有个性特征的引导以及富有发展潜力的评估,自然角不单单成为幼儿了解自然的一扇门户,更摇身变为培养科学思考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关键平台。教师应当不断地审视自然角和课程的结合方法,让幼儿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过程当中,渐渐形成“尊崇事实、果敢探索、乐于协作”的科学品质,切实达成“自然角是幼儿开展科学探究的起始点”这一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泽玲 . 幼儿园自然角创设与利用实践研究 [J]. 新教育 , 2024,(16): 79-81.
[2] 李金花 . 探自然之趣,润美好童心——大美育视角下幼儿园自然角环境的创设与思考 [J]. 幼儿 100( 教师版 ), 2024, (03): 17-19.
[3] 薛子涵, 张瑞瑞. 幼儿园班级自然角创设与利用的行动研究 [J].学前教育 , 2024, (Z1):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