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优化

作者

刘馨泽

珠海科技学院

新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了人们必备的关键能力,也是推动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型的技术应用持续涌现,高校应及时注意到当前的多样化市场发展需求,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积极与当前的产业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实践教学机会,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壁垒,让学生掌握更加多样化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成为知识面广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更新专业课程体系

现阶段国家持续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系的机制改革,推动高校进行新工科教育体系改革。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技术迭代思想,深入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前沿技术,对陈旧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进,注重强化课程知识的更新速度,提高课程内容与当前前沿科技的匹配程度。教师应当加强与行业专家、学术顾问与学生代表之间的深入交流,定期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业发展报告,了解新时代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就业市场数据,积极将课程需求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并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教学,根据课程反馈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快速迭代更新,让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学校也需要持续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带领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持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让学生了解自身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指导学生的后续学习方向。

二、加强专业教学实践,设计梯度实践任务

教师应当积极加强专业教学实践,构建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应当引入项目式教学、实验室实践等多种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运营设计,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实验活动,并通过联合多学科课程的主题实践,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锻炼机会。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包含多个领域相关的知识,如数学、工程等,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跨学科实践能力。教师应巧妙设计项目式合作学习活动,如引导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发医疗健康应用程序。其中需要学生与多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交流,了解基础的医学知识以及常见的医疗流程,并且在用户设计和后端数据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医生的具体需求,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协同的合作实践能力。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实践办法。

三、实施校企合作教学,锻炼学生实践技能

教师应积极利用学校所提供的校企合作机会,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实践应用场景,持续提高学生的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学生可以积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了解自身当前存在的知识学习薄弱点,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指明方向,让学生形成有目的的持续性学习动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推动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共同研学,尝试构建校企合作的校本课程体系,挖掘企业的实际需求并进行最新技术的协同科研。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企业工作流程以及行业应当遵循的技术标准与基本规范。学生经历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交替式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还有助于学生对职业发展形成明确的认知。并且高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积极鼓励学生孵化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新实践意识。

总而言之,新时代国家持续推动现代化教育改革,高校应当积极跟随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改进,持续更新自身的课程教育体系,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持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同时高校还应当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实践,拓宽学生的行业知识广度,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持续培养具有高素质以及复合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苏日娜 , 李庆风 , 鲍淑娣 . 应用型本科院校 " 专业 + 产业 " 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J]. 大学教育 ,2023(18):105-108.

[2] 张微 ." 人工智能 + 新工科 " 背景下计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20(6):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