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与城邑八景体系探微
王鹏
华北理工大学
书院本是私学的产物、是寂静的民间力量,最初,为了学者儒生有清静的环境潜心修学、培养心性,充分发挥大自然教化人类的作用,书院选址一般置于远离城镇、风景秀丽的山间,所以书院又被人们称之为“山间庭院”。推动书院城镇化嬗变的重要力量来自于国家统治者,随着书院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官府为了便于管理,明代书院开始了从山间走进城邑的历程,到了清代,很多书院都选择建在城邑内部。
1. 从近城邑到城邑内部
其一,“近城邑”书院的目的是想获得城市和乡村的双重便利,即在享有城市交通便利外,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近郊的环境恰好满足了书院这种双重需求。如位于赣江江心洲的白鹭洲书院,与西侧城镇之间依靠摆渡和浮桥联系;岳麓书院与东侧的长沙城之间有湘江阻隔,两者之间的交通往来依靠摆渡。但是,随着城内聚居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导致城市外边界范围不断外延,所以,位于近郊的书院被纳入新的城市范围之内,演变成城市中独特的风景名胜地。
其二,直接兴建于“城邑内”的书院选址最常见的是“因园为院”,就原来私家园林旧址的山水骨架改建书院,这种宅园周边景观条件较成熟,不但再建设起来节约成本较为容易,而且,园林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符合书院对于优美自然环境和浓厚人文环境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书院对自由的教学环境和开放的教学方式的追求。如山西太原晋溪书院,原为明代重臣王琼(1459-1532年)的私家园林,西依悬瓮山,周边有鸳鸯中河环绕,园林在王琼去世后改为书院;位于上海尚门内凝和路的也是园,本为明代乔氏南园,清代改建成蕊珠书院;乾隆年间,阆中锦屏书院从原来锦屏山上迁至城东凤翅山下的古治平园故址上重新修建,治平园在北宋时期就是阆中古城的风景名胜处,书院迁建后引山泉水入渠,还解决了城东南缺水的现状;正谊书院位于苏州城内,是在清朝礼部尚书沈德潜可园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园内庭宇清旷,景色清幽。
2. 从书院八景到城邑八景
虽然城邑环境对于书院造园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传统的山水观依旧指导着迁入城内的书院园林建设,通过在城内仔细筛选风景俱佳之地,进行园林化的经营和营建,不但书院园林内部景致瑰丽,书院所在地周边环境的园林化程度亦较高,加之书院的人文盛名,所以,常常以书院为中心形成围绕书院周边的书院八景或十景。如湖南石鼓书院形成著名的“东岩晓日、西豀夜蟾、绿净蒸风、洼樽残雪、江阁书声、钓合晚唱、栈道枯藤、合江凝碧” 书院八景。
书院八景体系只是围绕书院形成的小范围景观体系,一些书院由于景致特色突出,纳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古代城邑八景体系之中,即成为城市乃至区域景观体系中的重要景观单元,如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的“白鹭文澜”是庐陵(古江西吉州城)八景之一;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江天暮雪”为潇湘(湖南湘江区域)八景之一;江苏吴江同里镇的同川书院,西北依团园山,西南傍水,环境优美,为明代同里八景之一的“长山岚翠”;杭州万松书院位于杭州城南的万松岭上,背依凤凰山,左襟钱塘江,右带西子湖,其“凤岭松涛”是著名的西湖十八景之一;安徽黄山黟县宏村的南湖书院,选址在南湖北岸,为宏村八景之一;广东崧台书院的“江楼远眺”为肇庆市八景之一 , 书院园林成为某一地区的城市或是区域文化的代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较早的具有区域景观体系规划性质的典型案例。
3. 结语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做人的方法和品德,即所谓“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故而,书院周边之环境无论是“自然胜境”还是“城邑语境”之于书院都是培养理想人格的第二课堂,是启迪文化的典型观照。再之,书院园林环境不但注重山水景观之怡养性情、砥砺品德,对于周边人文环境的考虑亦不小觑。对地方历史精神加以保存,对历史遗迹加以珍惜,充分肯定历史精神对于书院兴教化的良性影响。书院择胜的环境观念必是自然与人文、情感与理性互动统一的关系。纵观历代著名书院的园林环境必定是人文化成,代多文达之处,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众多的古迹遗存和不朽的诗文,这也共同印证了自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真理。
参考文献
[1] 李才栋 . 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371.
[2](明)李安仁,(明)王大韶,(清)李扬华. 石鼓书院志[M]. 长沙:岳麓书社 .2009:16.
[3] 陈谷嘉,邓洪波. 中国书院史资料(上、中、下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钦定四库全书. 全唐诗. 卷690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5] 江西通志 . 卷 145. 清钦定四库全书 . 史部 . 地理类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6] 姜亚沙,经莉,陈湛琦 . 中国书院志 [M].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
[7]赵所生,薛正舆.中国历代书院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8] 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 . 岳麓书院史略 [M]. 长沙:岳麓书社,1986.
[9] 李才栋. 白鹿洞书院史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10] 杨慎初.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书院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清)高晋,张维明 . 南巡盛典名胜图录 [M].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9.
[12] 杨慎初. 湖南传统建筑[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3] 黄年凤. 白鹭洲书院史话[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