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生活情境的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策略创新研究

作者

张世波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教师发展中心 05535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意义。将生活情境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提问,能够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探索基于生活情境的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巧选生活素材,搭建提问桥梁

日常生活构成了地理认知的基础来源,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大量与此关联。课堂提问的设计,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从学生日常经验中发掘可用资源,构架起地理概念与生活现象间的联结通道,使学生体会地理学科的贴近性。讲解“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时,不妨以学生每日接触的“天气预报”作为起点设问。请学生回顾近一周本地气象变化,随即提出:“同一地点不同阶段气象差异的原因在哪里?‘天气’概念与‘气候概念本质区别是什么?”此类设问紧扣学生感知范围,能快速唤起兴趣并引导思维。学习“交通运输布局”相关知识时,若结合学生所在城市交通现状提问效果显著:“城市内部主导的交通形式有哪些?不同区域交通枢纽设置差异化的依据何在?围绕学校周边规划新的‘公交线路’,哪些核心要素必须权衡?”此类问题促使学生将书本原理迁移到熟悉场景中思考,深化理解把握。教师亦可关注社会焦点议题,将其转化为课堂设问素材。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广泛讨论,相关提问可以是:“日常观察到的哪些现象可能源于全球气候变暖?中学生群体应对此问题,具体可行的行动方向有哪些?”此类设问既阐明地理知识在全球性问题中的价值,也同步培育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环保观念。总而言之,精当选取生活素材,能显著增强课堂提问的贴近感与吸引力,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展现更强的主动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构建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场景被证明是提升其探索动力的有效策略。教师应致力于设计具有吸引力的疑问场景,利用多种媒介如叙述性文本、静态图像或动态影像等,促使学习者在具体场景中自发形成问题,进而主动寻求地理概念的理解。例如,阐释地形要素如何作用于气候模式时,教师可采用一段探险叙事:“有一位探险家计划去一座神秘的山脉探险,他听说这座山脉的一侧常年阳光明媚、温暖湿润,而另一侧却终年积雪、寒冷干燥。他非常好奇这是为什么,同学们能帮他解开这个谜团吗?”此类包含悬疑元素的叙事能迅速凝聚学生关注度,点燃其内在的求解兴趣。随后,呈现该山脉的视觉素材,使学生直观感知两侧气候景观的巨大反差,进而追问:“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山脉两侧的气候差异很大,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异呢?地形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置身于此场景中,学生倾向于更为主动地启动思维程序,努力寻求解答路径。探讨人口分布议题亦是如此。

教师可展示呈现不同地域人口聚集状态的短片,片中对比人口聚集区的活动状态与偏远地带的人口稀疏现象。观看后抛出问题:“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差异很大,那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呢?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口密集,而有些地方人口稀少?”影像构建的直观场景加深了学生对人口分布现象的具身体验,有效推动了其后续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这种构建疑问场景的方法,实质是为学习过程营造一个相对松弛且专注的氛围。它巧妙地引导学生遭遇理解上的困难,即学生面临理解困难,从而显著增强其深入探索的决心,最终使得地理教学活动呈现出更具活力的状态。

三、引导生活实践,深化问题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本就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需要借助课堂提问,把书本内容延伸到现实应用里。比如教完地图内容,一个实践任务不妨布置下去:要求学生绘制自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上主要地理标志需要标注,商店、公园、桥梁这些都要体现。课堂上展示路线图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绘制时困难遇到了吗?怎么克服困难的?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理解得更深刻没有?通过动手实践,课堂学到的东西直接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自然深化了。类似地,水资源单元讲完之后,操作一次家庭用水调查可以考虑。学生详细记录家里一周的用水情况,洗衣、做饭、洗澡这些主要用水方面仔细分析,节约用水的办法也要思考。课堂分享调查结果之后,教师的提问可以围绕这些点展开:家庭用水暴露出什么问题?节约用水我们能做什么具体动作?生活中其他浪费水的现象在哪里存在?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水的珍贵,节约习惯需要培养起来,水资源知识的理解同样加深了。引导学生参与这类实践活动,价值在于让学生真实触摸地理知识的用处。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想办法解决它。地理问题的理解能够进一步深化,运用地理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可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生活情境的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策略创新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巧选生活素材,能够搭建起地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课堂提问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地理课堂充满活力;引导生活实践,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深化对地理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蒋大伟 , 程涛 , 阮成明 . DeepSeek 赋能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实践探究 [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25,(21): 9-13+2 .

[2]张梦瑶.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评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J].中国新通信 , 2025,27(08): 203-205.

[3] 冯斌 .“互联网 + ”背景下初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 2025,27(08): 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