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 视角下装备制造电气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分析
李刚
天津滨海概念人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220381199105256819
1 引言
工业 4.0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个性化方向转型。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体系的基石,其电气系统的数字化水平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产业链协同能力。传统装备制造电气系统普遍存在数据孤岛、柔性不足、运维滞后等问题,难以适应工业 4.0 时代对实时响应、动态优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2 工业4.0 对装备制造电气系统的核心要求
2.1 实时互联与数据透明化
工业 4.0 强调通过 CPS 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要求装备制造电气系统具备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能力。传统电气系统多依赖独立控制器与本地化监控,导致设备状态、能耗数据、工艺参数等信息分散于不同层级,难以形成全局视图。数字化电气系统需通过工业物联网(IIoT)技术,将传感器、执行器、PLC 等设备接入统一平台,实现从单机控制到产线协同、从局部优化到全局调度的跨越。
2.2 柔性化生产与动态适配
工业 4.0 时代的市场需求呈现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特征,要求装备制造电气系统具备快速重构能力。传统电气控制采用硬接线方式,设备换型需重新布线与编程,周期长且成本高。数字化电气系统需引入软件定义技术,将控制逻辑与硬件解耦,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实现工艺参数的快速调整。
2.3 预测性维护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工业 4.0 倡导从“事后维修”向“预测性维护”转变,要求电气系统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自优化能力。传统维护模式依赖定期巡检与经验判断,易导致过度维护或故障漏检。数字化电气系统需集成振动分析、温度监测、绝缘检测等多维度传感器,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设备健康模型,实时评估剩余使用寿命(RUL)并预测故障风险。
3 装备制造电气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3.1 基础设施重构:从硬件主导到软硬协同
电气数字化转型需以新型基础设施为支撑,重点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升级硬件架构,采用分布式控制单元(DCU)替代传统集中式PLC,通过高速工业以太网实现设备间低时延通信。二是强化软件能力,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设备管理、能源优化、质量追溯等功能模块。例如,西门子数字化电气解决方案通过统一的数据总线,将PLC、HMI、驱动器等设备接入云端,实现跨产线、跨工厂的协同控制。
3.2 数据治理体系:从信息孤岛到价值挖掘
数据是电气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资产,需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治理体系。首先,需制定电气数据标准,统一设备接口协议与数据格式,解决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难题。其次,需搭建数据中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电气参数进行清洗、标注与关联分析,挖掘设备效率、能耗分布、故障模式等关键洞察。最后,需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数据应用,如基于能耗数据的工艺优化、基于故障模式的质量改进等。
3.3 智能技术应用:从自动化到自主化
人工智能技术为电气系统智能化提供了新范式,在控制层面,可采用强化学习算法优化电气参数动态调整策略,提升设备响应速度与稳定性。在运维层面,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电气信号进行异常检测,替代传统阈值报警方法。在决策层面,可结合数字孪生与数字线程技术,构建电气系统虚拟副本,通过仿真推演评估不同控制策略的效果。例如,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电气负载需求,可动态调整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4 装备制造电气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策略
4.1 技术融合策略:构建开放生态
电气数字化转型需打破技术壁垒,推动IT(信息技术)与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企业应与工业软件供应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云服务提供商等建立合作生态,共同开发兼容多协议、支持异构设备接入的数字化平台。例如,通过采用 OPC UA 标准,可实现不同品牌PLC 与 MES 系统的无缝对接。通过引入低代码开发工具,可降低电气工程师参与数字化应用开发的门槛。
4.2 组织变革策略:培育数字文化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组织模式与文化理念的变革。企业需设立专职数字化部门,统筹推进电气系统改造与业务流程再造。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打破研发、生产、运维等环节的信息壁垒。需开展全员数字化培训,提升员工对数据驱动决策、智能运维等新模式的认知与应用能力。例如,通过设立“数字化创新工坊”,鼓励一线员工提出电气系统优化建议并快速验证落地。
4.3 安全保障策略:筑牢防护底线
电气系统数字化后,网络安全风险显著增加,需构建覆盖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多维防护体系。在物理层,需采用加密通信模块与安全认证机制,防止设备被非法接入或篡改。在网络层,需部署工业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异常流量与攻击行为。在应用层,需实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对关键工艺参数与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与传输。例如,通过建立电气系统安全运营中心(SOC),可集中管理安全事件并快速响应处置。
5 结束语
工业 4.0 为装备制造电气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带来了技术融合、组织变革、安全保障等多重挑战。企业需以实时互联、柔性化生产、预测性维护为核心目标,通过基础设施重构、数据治理体系完善、智能技术应用深化等路径,系统推进电气系统数字化升级。同时,需注重技术融合生态构建、数字文化培育与安全防护体系强化,确保转型过程稳健可控。未来,随着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持续演进,装备制造电气系统将向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优化的方向迈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王伟强 , 李晓东 , 陈建华 . 工业 4.0 背景下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 [J]. 机械工程学报 , 2021, 57(12): 11-12.
[2] 刘志刚 , 赵明宇 , 孙晓峰 . 基于数字孪生的装备制造电气系统健康管理方法 [J]. 控制与决策 , 2022, 37(5): 123-124.
[3] 杨帆 , 周晓明 , 郑海涛 . 工业互联网平台下电气装备远程运维服务体系构建 [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2023, 29(3):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