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Internet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宗胜春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

一、人工智能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应用情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 AI)在跨境电商行业广泛应用,赋能行业实现供应链端、运营端、消费者端的全方位智能化转变,其主要应用可归纳为四大方面:

(一)精准构建消费者画像,实现智能选品

AI 一方面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消费者浏览记录、兴趣偏好、购买习惯、消费能力、社交媒体行为等数据,识别消费者需求并构建精准画像,自动为消费者打标签,为卖家选品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算法分析平台大数据,判断海外市场趋势与消费者潜在需求,预测热销产品,为商家选品提供科学支撑。

(二)高效生成营销内容,开展智能营销

AI 在跨境电商营销场景与运营环节中呈专业化、精细化应用趋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主要应用包括:一是文案处理,如AI 生成多语言营销文案;二是视频处理,AI 赋能实现图生视频、文生视频,还能处理视频特效与音效;三是图片处理,通过文生图、图生图等生成所需图片;四是智能营销推广,速卖通等平台推出一键智能营销功能,帮卖家制定方案并投放广告;四是AI 数字人跨境电商直播,节省真人成本,能 24 小时随时播。

(三)低成本、全天候智能客服

AI 智能客服系统,可打破语言障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一是支持多语言,自动识别翻译客户请求,实现跨语言沟通,24 小时在线,解决了语言、时间差问题;二是具备文化适应性,能依据地区文化调整语言风格与服务方式,自动回复常见问题,同时收集分析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三是支持多平台集成,可与人工客服协同,复杂问题转交人工,保障问题有效解决。

(四)优化供应链与物流

AI 在跨境电商供应链与物流中的应用主要有:一是智能运输管理,预测规避风险,实时优化配送路线;二是自动化仓库管理,AI 与机器人结合简化货物拣选、包装、存储、检索流程,仓库可24 小时运作,AI 还能辅助资源分配、提供运营数据与预警;三是预测需求与优化库存,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与销售数据,助力企业精准预测需求,减少库存积压与缺货风险。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毕业生需具备的新技能

AI 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应用,对高职跨境电商主要岗位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具体如下:

(一)跨境电商营销推广岗位

一是利用 AI 工具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广告效果等数据,以数据驱动营销决策;二是熟练运用智能广告投放平台、SEO 优化工具等AI 营销工具;三是借助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等 AI 辅助工具生成优化营销文案;四是能与不同国家地区客户交流,结合 AI 开展精准本地化营销;五是结合 AI 技术创新营销策略,如个性化推荐、预测分析等。

(二)跨境电商客户服务岗位

一是适应与 AI 系统协同工作模式,熟练使用智能客服机器人等工具,提供高效自动化服务;二是利用AI 收集分析客户行为数据,挖掘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议与产品推荐;三是借助AI 翻译工具提升多语言沟通能力;四是具备良好多任务处理能力,应对更多客户咨询;五是依据AI 数据分析结果优化创新服务流程与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岗位

一是利用 AI 工具分析供应链数据,预测市场需求、库存水平、运输成本,辅助精准决策;二是熟悉并使用供应链规划软件、需求预测工具等AI 系统;三是借助AI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制定应对供应链中断、价格波动等风险的策略。

(四)跨境电商产品管理岗位

一是利用 AI 工具挖掘分析客户数据,将数据洞察转化为产品改进与创新方向,优化产品特性;二是运用AI 分析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竞争对手动态,精准预测市场趋势;三是借助AI 分析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发现产品问题,结合用户体验设计原则与 AI 工具收集反馈,快速迭代产品。

(五)跨境电商美工岗位

一是理AI 交互设计原则,设计美观且用户体验佳的界面与交互元素;二是掌握AI 设计工具,如自动布局生成、图像风格转换等,提升设计效率与创新力;三是了解AI 生成内容的版权法规与平台政策,确保设计合规;四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更新设计理念与技能,适应行业变化。

总之,AI 的发展与应用要求高职跨境电商人才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智能化工作环境。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方案滞后

从高职院校官方网站公布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方案未能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滞后行业人才需求 , 究其原因在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更新机制不够完善,很多高职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行业人才需求端入手制订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且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颁布后变更调整手续繁杂,难度较大,按照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

(二)跨境电商专业教师人工智能水平较低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渗透到跨境电商行业的今天,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其 AI 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据问卷调研发现100%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教师听说过 ChatGPT、Kimi 等人工智能工具,但会熟练使用人工智能解决专业问题的教师不多,多数跨境电商专业教师未能及时学习人工智能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知识,这就难以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进步传授给学生。调研统计 98% 的教师非常愿意学习人工智能来解决专业问题,但是因为没有时间、缺乏资金、缺乏培训学习资源等原因导致自身人工智能水平尚未提高[2]。

(三)跨境电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设置体系未能及时反映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和行业应用。跨境电商课程内容缺乏与实际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实践项目,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学内容缺乏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如大数据分析、Python 学习等与跨境电商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其原因主要是设置课程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不了解人工智能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专业教师人工智能水平不高,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将人工智能与专业技能相融合;与企业合作不够深入,缺乏行业前沿的案例和项目。

(四)人工智能相关的跨境电商实践资源匮乏

全球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已经运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但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案例等)更新速度跟不上,无法反映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应用趋势。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尽管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校企合作,但企业投入意愿不强,很少提供高质量的实践项目,学生缺少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会,从而无法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和技能。高职院校缺乏足够的资源投入到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中。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动态更新机制

定期与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交流,提高校企交流频率,以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人才需求,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专家指导委员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其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结果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定期检查评估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根据检查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培养方案始终保持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同步。

(二)提高跨境电商专业教师的人工智能水平

将人工智能素养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省培和国培培训体系,通过编制专门的课程培训方案,提供经费支持,并构建精准培训体系,确保培训效果,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开发和整合人工智能相关教学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数据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鼓励教师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专业和教学中的实践,通过实际应用场景来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建立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评估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进行精准评价,为进一步改进提成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水平提供依据。

(三)优化高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可以从“内容重构、实践强化、评估革新”三方面推进。一是课程内容按 AI 跨境应用场景模块化重构,重新梳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 AI 有机融入各门课程,形成“技术 + 业务”融合的课程群,确保学生掌握用 AI 分析市场数据、智能选品、生成营销文案等专业能力。二是强化场景化实践教学,搭建AI 跨境电商实训平台,设计“AI+”全流程模拟项目,联合企业开展“AI+ 跨境”实战任务,让学生在实操中熟练运用AI 工具解决业务问题。三四革新评估机制,以能力为导向,将AI 工具应用熟练度、数据驱动决策效果等纳入考核,结合跨境电商行业 AI 应用认证标准,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定期根据行业 AI 技术更新优化课程内容,确保课程与企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

(四)多渠道开发跨境电商实践资源

多渠道开发实践资源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1)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发适应跨境电商的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整合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的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业务场景和操作平台。(2)搭建基于AI 技术应用的模拟实训系统:使用模拟软件来模拟跨境电商真实的运营环境,通过虚拟电商平台,学生可以模拟开店、运营、推广、物流等全流程。(3)校企项目实战合作: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开展真实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到人工智能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实践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人工智能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最新应用,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跨境电商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或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创业竞赛,以竞赛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唐志良 .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 [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13(02):118-129.

[2]AMZ123.2025 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R]. 厦门,2025

作者简介:宗胜春( ),女,山东德州人,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

2023 年度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及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3JG01)研究成果

2023 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3406)阶段成果

2023 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3327

2024 中国劳动学会课题(课题编号:Ceal2024276)阶段成果

2024 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4080)阶段成果

2025 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课题名称:人工智能驱动下山东省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重构与对策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