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防腐蚀技术应用与研究

作者

李潮潮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面临的腐蚀环境及腐蚀机理,详细阐述当前主要的防腐蚀技术,包括涂层防护、阴极保护以及材料选择等,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各技术的效果与不足,旨在为提升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的防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防腐蚀技术;涂层防护;阴极保护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重要部分,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中作用日益凸显。随着海上风电场向深远海拓展,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增大,对关键部件集成式套笼性能要求更严苛。集成式套笼长期处于高湿度、高盐度、强紫外线和海水冲刷的海洋环境,极易被腐蚀。严重腐蚀不仅会影响套笼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导致风电机组停机维修、增加运维成本,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不良社会影响。所以,研究有效防腐蚀技术,对保障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可靠运行、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海上风电防腐蚀领域起步早,针对集成式套笼的防腐蚀技术研究和应用成熟,在涂层研发、涂装工艺优化、阴极保护系统设计等方面成果多,部分先进技术已大规模应用。国内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对套笼防腐蚀技术研究日益重视,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开展自主研发,取得一定进展,但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核心材料国产化仍需加强。

二、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的腐蚀环境与腐蚀机理

2.1腐蚀环境分析

2.1.1海水腐蚀

海水是复杂的电解质溶液,富含氯化钠、硫酸镁等盐分,导电性强且腐蚀性高,对集成式套笼构成严重威胁。其pH值通常在7.5-8.6的弱碱性范围,金属在这种环境下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海水中溶解的氧气参与还原反应,成为海水腐蚀的主要阴极过程,极大地加速了金属腐蚀速率。

2.1.2海洋大气腐蚀

海上风电所处的海洋大气环境湿度高、盐分含量大。集成式套笼上部结构长期暴露其中,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含溶解盐分和氧气的薄水膜,引发电化学腐蚀。此外,海洋大气中的紫外线和海风会破坏金属表面防护涂层,进一步加剧腐蚀程度。

2.1.3冲刷腐蚀

在海洋环境中,海水流动和风浪作用使套笼受到海水冲刷。这会破坏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膜和防护涂层,使新鲜金属不断暴露在腐蚀介质中,加速腐蚀进程。特别是在套笼的拐角、边缘以及水流速度变化大的部位,冲刷腐蚀更为显著。

2.2腐蚀机理探讨

2.2.1电化学腐蚀

集成式套笼多为金属材质,在海洋环境中与周围电解质溶液形成腐蚀电池。金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如铁在海水中腐蚀时阳极反应为Fe-2e-=Fe2+,阴极溶解氧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中性或碱性海水中阴极反应为O2+2H2O+4e-=4OH-,电子流动形成腐蚀电流,导致金属持续被腐蚀。

2.2.2微生物腐蚀

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等。这些微生物在金属表面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改变了金属表面的化学和电化学环境,从而促进腐蚀的发生。例如,SRB 能够在缺氧条件下将海水中的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硫化氢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物,加速金属的腐蚀。

三、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防腐蚀技术

3.1涂层防护技术

3.1.1涂层材料种类与特点

主要有有机和无机涂层。有机涂层中,环氧树脂涂层耐碱、耐海水腐蚀,靠环氧基与金属形成化学键,附着力强;聚氨酯涂层耐磨、耐候,恶劣环境下防护性能好。无机涂层里,富锌涂层的锌粉能在破损时作牺牲阳极,形成的锌铁合金层还能增强附着力和防护性;陶瓷涂层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优异,可承受高温、高压和强腐蚀,但脆性大、施工难。

3.1.2涂装工艺要点

涂装前要对套笼表面严格预处理,如除锈、除油、粗化,常用喷砂、抛丸除锈。涂装时把控涂料混合比例、施工温度、湿度和涂装厚度等参数,多采用多道涂装保证厚度和均匀性,像环氧树脂涂层分底漆、中间漆、面漆,各层控厚,总厚度300 - 500μm 。涂装后进行涂层厚度、附着力、针孔等质量检测。

3.2阴极保护技术

3.2.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将电位较负的金属如锌合金、铝合金与套笼连接,在腐蚀电池中优先反应,为套笼提供阴极电流抑制腐蚀。依海水温度、盐度等选阳极,保证电连接。阳极装在水下部分,定期检查,剩余重量不足20%时及时更换。

3.2.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通过外加直流电源,负极连套笼,正极连辅助阳极(高硅铸铁等),配恒电位仪控电位。适用于大型套笼和腐蚀性强区域,但耗电,安装维护复杂。

3.3材料选择与优化

3.3.1耐蚀金属材料

选耐蚀金属可提高防腐蚀性能,如不锈钢靠铬形成氧化膜防腐蚀,高要求部位可选316L等含钼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有强度和耐腐蚀性,有应用前景;镍基、铜镍合金等耐蚀合金成本高,用于极端环境关键部件。

3.3.2表面处理与合金化

热浸镀锌、电镀等表面处理在金属表面形成镀层隔离腐蚀介质,热浸镀锌形成锌铁合金层和纯锌层;合金化是向金属基体添加元素改变组织结构和性能,如碳钢加铜、磷提高海洋大气耐蚀性。

四、防腐蚀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4.1某海上风电场集成式套笼防腐蚀工程实例

4.1.1工程概况

某海上风电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该海域海水盐度高、风浪大,腐蚀性强。风电场配备多台5MW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机组,其集成式套笼采用涂层防护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结合的防腐蚀方案。

4.1.2防腐蚀技术应用情况

涂层防护采用三道涂装工艺,底漆为环氧富锌底漆,高含量锌粉既能阴极保护又增强附着力;中间漆是环氧云铁中间漆,屏蔽性好,可阻止腐蚀介质渗透;面漆为氟碳面漆,耐候抗污,能抵御紫外线和海洋大气侵蚀。各道涂层严格控厚,总厚度达400μm。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选用铝合金牺牲阳极,依据套笼结构尺寸,在水下部分均匀安装,通过专用连接装置确保电连接良好,运行中定期监测阳极消耗与套笼保护电位。

4.1.3防腐蚀效果评估

经多年监测,该风电场套笼防腐蚀效果出色。涂层完整,无明显脱落、起泡、粉化;牺牲阳极消耗合理,套笼保护电位低于-0.85V(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金属腐蚀速率远低于设计允许值,证明方案可行有效。

4.2不同防腐蚀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比

分析多个海上风电场案例发现,单一涂层防护套笼运行一段时间后部分涂层破损,引发金属局部腐蚀;而涂层与阴极保护结合的套笼,腐蚀显著改善,保护更持久。

阴极保护技术中,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简易、维护便捷,但保护范围有限、阳极消耗快,需定期更换;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电位稳定、范围广,不过系统复杂、成本高,对维护人员技术要求高。材料选择上,耐蚀金属材料耐蚀性优于经表面处理的普通金属材料,但成本也更高。

五、结论与展望

5.1研究成果总结

本文系统研究海上风电集成式套笼防腐蚀技术,剖析其腐蚀环境与机理,阐述涂层防护、阴极保护、材料选择等技术的原理、应用要点和实际效果。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各技术有效性,对比出优缺点。涂层能隔离腐蚀介质,阴极保护可抑制电化学腐蚀,材料优化能提高耐蚀性,多种技术联用防护效果更佳。

5.2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虽有成果,但仍存不足。涂层材料在长期海洋环境中性能会下降,需研发高性能、长寿命产品;阴极保护技术要提升智能化水平,精确控制、监测电位并降低成本;材料选择上,需在保证防腐蚀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开发高性价比材料。未来,随多学科发展,防腐蚀技术将不断创新。通过多学科融合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借助大数据等实现智能化管理,提升防腐蚀性能,助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赵劳荣.电力工业的防腐及特种涂料要求[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11(7):48-51.

[2]金晓鸿,王建,刘新,等.防腐蚀涂装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单晓宇.海上风电发展不能忽视防腐技术[N].中国海洋报,20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