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安全防护技术与措施研究
杨钰
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摘要: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化工厂环境复杂,存在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化工厂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安全防护技术,重点研究了防爆技术、防腐蚀技术和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原理及实施方法。同时,从设计、施工安装及运行维护等阶段,详细探讨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运用安全防护技术并严格执行各项防护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化工厂;电气自动化;安全防护;防爆技术;应急处理
引言:
化工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化工厂特殊的生产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一旦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更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和实施有效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与措施,对于确保化工厂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工厂电气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
1.1 电气设备防爆技术
在化工厂复杂的生产环境中,防爆技术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电气设备防爆技术主要基于隔爆型、本质安全型和增安型三种防爆原理[1]。隔爆型防爆通过特殊的外壳结构设计,即使设备内部发生爆炸,也能防止火焰传播到外部危险环境。具体实现时,需要确保设备外壳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合面的最大间隙和最小长度要严格符合标准要求,并采用防爆密封填料函等措施确保导线引入部位的密封性。本质安全型防爆则通过限制电路中的能量,使其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都不足以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燃烧。这要求在电路设计时采用安全栅、齐纳安全栅等保护装置,严格控制电路的电压、电流参数。增安型防爆是通过采取附加措施,预防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中产生电弧、火花或危险温度。这类设备需要选用优质绝缘材料,增大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并采取有效的防潮、防尘等保护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危险场所的等级和具体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防爆型式。
1.2 电气设备防腐蚀技术
化工厂环境中普遍存在各类腐蚀性气体和液体,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电气设备防腐蚀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材料防护和结构防护两个层面来实现。在材料防护方面,需要选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还要满足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的要求[2]。在结构防护方面,采用密封性好的外壳结构,确保腐蚀性介质不能渗入设备内部。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多重密封结构,在关键部位使用耐腐蚀的密封圈,设置导流槽防止腐蚀性液体积聚。同时,还需要在设备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如采用特种防腐涂料进行喷涂,或通过电镀、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工艺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在安装时,应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环境因素,尽量避开腐蚀性介质容易积聚的区域,必要时设置通风除湿装置,降低环境腐蚀性。
1.3 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技术
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各类电气设备同时运行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路径[3]。在应用中,技术人员首先要提高设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器件选型,增强设备对外部电磁干扰的免疫力。关键措施包括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光电隔离等技术,使用屏蔽电缆和专用接地系统。在防干扰方面,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具体实施时,技术人员要对产生强电磁干扰的设备进行屏蔽处理,采用金属屏蔽箱体或导电涂料实现电磁屏蔽。在布线时,强电与弱电电缆要分开敷设,必要时增加屏蔽层。同时,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采用等电位连接技术,确保接地网络的有效性。在系统集成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避免互相干扰。
2 化工厂电气自动化安全防护措施
2.1 设计阶段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的安全防护工作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系统总体规划时,技术人员需深入研究化工厂的工艺流程和环境特征,准确识别各区域存在的危险因素,如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特点。依据危险因素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科学划分危险区域等级,明确各区域的防护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等级区域选用相应防护等级的电气设备,如在易燃易爆区域选用防爆型设备,在腐蚀性环境中选用防腐型设备。设备布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设备间的安全距离,预留足够的维护空间,避免互相干扰。针对系统的关键环节,可以采用双回路供电和不间断电源系统,确保在单一故障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分层分区的设计理念,实现功能模块间的有效隔离,防止故障蔓延。同时设计完善的安全联锁系统,配置必要的报警和保护装置,使系统具备及时发现异常并快速响应的能力。
2.2 施工安装阶段的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安装是电气自动化系统从图纸转化为实体的关键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施工单位选择时,必须严格审查其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备专业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施工前要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重点关注防爆、防腐等特殊要求的实施细节。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设备安装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特别是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格外谨慎,确保所有密封部位、连接处都符合防爆要求。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要采用规范的接地方式,确保接地电阻值满足设计要求,并定期进行测试。电缆敷设时要严格执行布线规范,强弱电必须分开敷设,并做好线缆的防火、防水处理。对于需要穿越防火区的线路,要采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处理,确保防火性能。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和测试,所有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2.3 运行维护阶段的安全防护措施
运行维护是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科学完善的运行维护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为此,维护部门需要建立标准化的运行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巡检计划,明确巡检周期、内容和质量标准。巡检内容要全面细致,包括设备外观、运行参数、防护设施等多个方面,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在预防性维护方面,要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情况和维护记录。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状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对易损件进行定期更换。对于防爆、防腐等特殊设备,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专项检查和维护。同时要加强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应急演练,确保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性能特点和操作规程,具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厂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安全防护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同时发力。通过采用先进的防爆、防腐蚀和电磁兼容技术,结合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今后,化工厂还要进一步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从而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化工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修铭.化工企业电气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3,(12):185-187.
[2]刘小龙.浅析化工企业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J].石河子科技,2022,(03):47-48.
[3]舒冬梅.化工厂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及其消防安全检查控制[J].化工管理,2021,(0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