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与燃气机组PG9371FB的配合

作者

谭廷港 焦尚荣 吕品 邓双凡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天津滨海新区 300452

摘要:新能源发电以其绿色低碳的特性,在电力领域的占比不断攀升,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力量。然而,其固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诸多难题。PG9371FB燃气机组凭借快速启停、灵活调节等优势,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能。研究二者的配合,对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燃气机组PG9371FB;配合

1 PG9371FB燃气机组技术特点与优势

1.1 快速启停与灵活调节

PG9371FB燃气机组具备快速启动能力,从冷态启动到满负荷运行通常只需数十分钟,相比传统煤电机组启动时间大幅缩短。在电力系统负荷快速变化时,如新能源发电突然减少或负荷突然增加,该机组能够迅速增加出力,满足电力需求;当新能源发电充裕时,又能快速降低出力,避免电力过剩。这种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应对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维持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

1.2 高效发电与低排放

该燃气机组发电效率较高,联合循环模式下整体效率可达50%以上,相较于一些传统发电设备,能更有效地将燃料能量转化为电能,减少能源浪费。同时,PG9371FB燃气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几乎不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碳排放也明显低于传统煤电,符合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的发展要求,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1.3 建设周期短与占地面积小

与大型煤电项目和抽水蓄能电站等相比,PG9371FB燃气机组气电项目建设工期明显更短,能够更快地投入使用,满足电力系统快速增长的需求。而且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具有更强的建设可行性,可灵活布局在负荷中心附近,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1]。

2 新能源与PG9371FB燃气机组协同运行模式

2.1 互补运行模式

在新能源大发时段,例如在白天光照充足的光伏发电高峰期或风力较大的风电大发期,PG9371FB燃气机组可以降低其出力,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优先利用清洁能源进行发电。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还能降低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而在新能源发电不足的情况下,比如在夜间或无风天气时,燃气机组可以快速启动并迅速增加出力,填补由新能源发电不足造成的电力缺口,从而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通过这种互补运行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新能源的清洁优势和燃气机组的灵活调节优势,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同时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联合调频模式

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是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一个重要指标。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较大,可能会引起系统频率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PG9371FB燃气机组可以与新能源发电设备联合参与调频,共同维护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具体来说,当系统频率出现下降时,燃气机组能够迅速增加出力,以提高系统频率;反之,当系统频率上升时,燃气机组则降低出力,帮助频率恢复到正常范围。通过实时监测系统频率信号,并控制燃气机组和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出力,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频率的精准调节,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2.3 储能联合运行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引入储能系统与新能源和PG9371FB燃气机组协同运行。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到储能系统中,这样可以有效利用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避免能源浪费。而在新能源发电不足或负荷高峰时,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的电能,与燃气机组共同为电力系统供电,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例如,在白天光伏发电量大时,可以将部分电能储存到电池储能系统中;到了夜间光伏出力为零时,储能系统放电,配合燃气机组保障电力供应,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 新能源与PG9371FB燃气机组配合的控制策略

3.1 基于预测的协调控制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新能源发电功率和电力负荷进行精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提前制定PG9371FB燃气机组的运行计划,合理安排机组的启停和出力调整。例如,通过对天气预报数据、历史新能源发电数据和负荷数据的分析,预测次日光伏发电和用电负荷情况,当预测到次日中午光伏发电量大且负荷较低时,提前降低燃气机组出力,甚至停机备用;当预测到夜间光伏出力为零且负荷较高时,提前启动燃气机组并调整出力,确保电力供需平衡[2]。

3.2 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

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实时监测网络,实时采集新能源发电设备、PG9371FB燃气机组和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出力、电压、频率等。根据这些实时数据,运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对燃气机组和新能源发电设备进行动态调整。如当监测到系统频率下降时,控制系统立即向燃气机组发出增加出力的指令,同时根据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实时出力情况,协调二者的配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3 优化调度控制

构建考虑新能源与PG9371FB燃气机组配合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以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最低、新能源消纳最大化、系统稳定性最优等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机组的启停成本、燃料成本、新能源发电特性、电网约束等因素,通过优化算法求解出燃气机组和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最优出力分配方案。例如,在满足电力系统负荷需求和安全约束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新能源发电,当新能源发电无法满足需求时,合理安排燃气机组发电,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

4 新能源与PG9371FB燃气机组配合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4.1 天然气供应与成本问题

挑战: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波动是影响新能源与PG9371FB燃气机组配合的重要因素。若天然气供应不足,将导致燃气机组无法正常运行;而天然气价格过高,会增加发电成本,影响燃气机组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应对措施: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更多的天然气管道、储气库等,提高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推动天然气气源多元化,降低对单一气源的依赖。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与天然气供应商签订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争取更优惠的价格;提高燃气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发电成本;探索天然气价格与电力价格的联动机制,合理疏导成本压力[3]。

4.2 技术集成与系统兼容性

挑战:新能源发电设备和PG9371FB燃气机组来自不同的技术体系,在技术集成和系统兼容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二者的通信协议、控制方式可能不同,导致信息交互不畅,难以实现高效协同运行。

应对措施: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促进新能源发电设备与燃气机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适用于新能源与燃气机组配合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二者的一体化管理和协调运行。

5 结束语

综上,新能源与燃气机组PG9371FB的配合,通过协同运行模式与科学控制策略,有效应对新能源发电弊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尽管面临天然气供应、技术集成等挑战,但通过针对性举措可逐步化解。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完善,二者配合将更加紧密,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能源转型目标早日达成。

参考文献:

[1]张鹏飞,王顺超,张志勇,等.燃气内燃机耦合煤电机组发电参与电能量-调频市场的联合优化方法[J/OL].电力自动化设备,1-10[2025-02-24].

[2]朱剑.新型电力系统下探索燃气机组高质量发展方向[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19):37-39.

[3]陆培宇.电力市场环境下燃气为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报价策略探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10):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