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探讨

作者

苏秀南

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中学校 402160

摘要: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这也促进了各个学科重组优化,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这些学科出现的改变也推动了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扩充教育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水平。为了更加顺利地完成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一系列教学任务,教师应该研究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创新

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使素质教育的落实不断加快,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这些学生来说,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同样也需要学生具备德智体美劳等多元化品质。但是当下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水平,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需要主动地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状况,并提出锻炼学生身体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影响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1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忽略

很多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巧的教学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健康观念的加强。只注重学习一些运动技巧和知识,没有认识到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忽略,甚至一些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程,导致学生的锻炼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1.2教学内容无法实现学生体能和素质的提高

体育课堂上教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身体练习手段,这是重要的课程内容,但是教师所进行的练习项目比较简单,学生参与练习却无法起到锻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多关注体育和健康,方便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育。

1.3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想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就需要拥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还需要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热情。但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存在误导的情况,所以导致体育这门课程不被关注也不被接受,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也比较低,影响了学习的最终效果。

二、构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认知,做好课程教学的准备工作

2.1强化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差异化设计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师应该引进创新的教学手段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内容。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点,设计更为合理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体现其灵活性以及多样性,还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多地学习体育健康的内容,快速地进入到体育与学习的环境中。

2.2提升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模式的教学力度

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以及思维模式的培养,帮助学生深入地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帮助学生在体育这门课程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设置多元化的运动课程,从而让学生掌握先进的体育学习技巧以及正确的体育运动思维模式,以此为核心,从而实现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高效学习以及对于相关知识的拓展研究。

2.3全面提升教师能力

在进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当然教师还需要精心设置安排教学内容,借助这些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互动交流,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以及更为丰富的各学科知识,比如心理学的内容,还有素质教育的相应理念,不断地改进和优化课程设计,从而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希望能够加强教育的最终效果。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策略

3.1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梯度层次性

为了能够达成初中体育教学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那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知识两者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主动摒弃原先落后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当中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促使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更为深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效率水平。初中体育教师要引进综合化的教学方法,要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的基础上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保证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足球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足球的特点,掌握足球运动的技巧。教学之初,教师要从整体的角度讲解,让学生明白足球运动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接着教师不断示范并进行演练,从而促使学生了解其中的基础知识,达成课程教育的目标。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分级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基础知识中不断地探究,逐渐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掌握更多足球运动的技能。

3.2加强小组合作探究保证学生主体地位

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课程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且还需要主动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这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个人潜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价值以及作用,认识到在课堂上自己的重要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性。同时还能够认识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体育课堂呈现的会更为统一,还能更具有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也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所以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基本兴趣,引进多元化教学方式,比如游戏活动以及体育竞赛活动等等,借助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提高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掌握丰富的体育运动技能,并且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锡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探讨[J].体育世界,2024(8):108-110.

[2]王靖.重体验,强素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3(29):37-39.

[3]方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互动教学探析[J].教书育人,2023,(0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