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姚旖旎
中国通信建设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等因素,工程质量问题仍时有发生。因此,深入分析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施工全过程出发,系统探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
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1.1 施工图纸审核
施工图纸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文件,其审核工作必须严谨细致。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组建由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专业人员组成的审核小组,采用集中会审的方式对图纸进行全面把关。审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图纸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如土建与水电专业的配合是否合理。对于灌溉工程,需要重点复核渠道纵断面设计是否满足灌溉需求,建筑物结构计算是否准确 [1]。发现问题时,应当形成书面意见并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确保在开工前解决所有图纸问题,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1.2 施工场地勘察
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勘察。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常规的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还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系统调查。勘察时应采用全站仪等先进测量设备进行精确测绘,必要时进行地质钻探取样,获取准确的地质参数。同时要详细记录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分析其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场地周边的道路交通条件、居民区分布等情况也要充分了解,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全面的现场勘察,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1.3 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
工程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材料采购方面,应当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机制,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市场信誉的供货商。所有进场材料都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特别是水泥、钢材等关键材料更要严格把关。对于施工设备,除了常规的调试维护外,还要根据工程特点配备专用设备,如渠道衬砌机、混凝土振捣设备等。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对每批材料的进场时间、检验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详细记录,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管理。这些措施都能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基础工程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支撑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在土方开挖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精确控制开挖深度,采用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实时监测开挖面标高,确保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遇到软弱地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换填、机械碾压或化学加固等处理措施,必要时可进行载荷试验验证地基承载力。混凝土基础施工时,实验室要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按照设计强度等级进行配合比设计,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密实度检查,并做好后期的保湿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强度稳定增长。
2.2 渠道工程质量控制
渠道工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灌溉系统的输水效率和运行维护成本。在衬砌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凹凸不平处需进行修整处理。衬砌材料进场时要检查其抗渗性能和耐久性指标,施工过程中采用激光水准仪控制纵坡坡度,确保水流顺畅不淤积。伸缩缝处理要选用弹性好、耐老化的密封材料,施工时注意清理缝内杂物并保证填充密实。对于土质渠道边坡,要根据土体性质确定合适的坡比,必要时采用草皮护坡或生态袋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边坡坍塌。
2.3 建筑物工程质量控制
水闸、泵站等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灌溉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闸室施工时要重点控制模板安装精度,采用全站仪进行轴线放样和垂直度检测。闸门安装前要检查轨道平整度和垂直度,安装后要进行启闭试验确保运行顺畅 [2]。泵站施工要特别注意设备基础的水平度和预埋件位置准确性,水泵安装时要进行同心度检测和试运行调试。所有混凝土结构都要做好表面抹压和养护工作,对水位变化区和外露部位要采取特殊的防腐处理措施。
3 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要点
3.1 工程验收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把控是确保项目整体质量达标的关键步骤。验收工作应当组建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的验收小组,依据国家相关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系统检查。具体包括:采用专业测量工具检测渠道纵坡和平整度,使用水平仪复核建筑物垂直度偏差,通过通水试验验证渠道过水能力,进行闸门启闭试验检查运行性能等。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缺陷,要详细记录并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整改完成后需进行复验,确保所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验收报告要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为工程交付使用提供依据。
3.2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工程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在工程竣工阶段,要系统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技术文件,包括设计变更文件、材料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等。资料整理要确保内容完整、数据准确、签字手续齐全,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分类编号和装订成册。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检索,方便后期查阅使用。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不仅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支持,也为后续的维护管理、改扩建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3.3 工程运行维护管理
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功能发挥。要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明确各类设施的检查周期和维护标准。渠道工程要定期清理淤积物和杂草,检查衬砌破损情况;建筑物要重点检查混凝土结构裂缝、钢筋锈蚀等问题。建立维护台账,详细记录每次检查维护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维修效果等。同时,要配备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通过规范的维护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3.4 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建立质量改进机制,是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建立畅通的质量问题反馈渠道,及时收集使用单位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建议。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组织技术分析会,从设计、施工、材料、管理等多方面查找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建立质量案例库,将典型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整理归档,作为后续工程的经验参考 [3]。定期开展工程质量回访,了解工程运行状况,评估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持续改进机制,可以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施工前、施工过程和施工后期的各个环节。通过严格把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做好施工后期的验收、维护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保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立国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5,(05):89-91.
[2]成青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核心思路分析 [J]. 新农业 ,2023,(15):93-94.
[3]高跃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J]. 治淮 ,2022,(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