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设计与家园合作的有效结合

作者

郭蕾

阜南县鹿城幼儿园 安徽阜南 236300

摘要:如今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是当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新时代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是从德智体美劳五个层面展开论述和研究。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习惯、思想和理念都在不断的养成当中。其中德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品质,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进展中依旧出现各种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家园合作工作,探索分析如何有效的推动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进行。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园;德育教育

引言;

思想决定行动,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就应该要养成好的思想,进而发展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好的精神品质。思想、行为习惯的发展需要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进行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是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合理的利用多方的教育资源来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幼儿的生活环境主要包括了:家庭、学校,教师要联系好这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必须要将家校合作工作做好。

一、当前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分析研究

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不能够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修为。在幼儿成长阶段,德育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以往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工作并没有得到教师广泛重视,所以当前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①机械化的教学形式,部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比较机械化,比如教师照本宣科给幼儿讲解德育的理论知识,孩子们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所以常常看到教师精神抖擞的在讲解德育理论,但是孩子们却并没有进入到状态,教学效率不高。②教学缺乏和实际相联系,德育教育工作和生活联系非常大,比如生活中一些与德育相违背的现象,教师没有直接展示出来作为反面例子,有的教师也忽视了生活体验在课堂中的作用。③忽视家校合作的价值,有的教师没有合理的利用家长资源,忽视家庭因素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仅仅关注学生在校的表现,影响德育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实践研究

(一)设置家长学校宣传德育教育知识

在家校合作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我们要让家长朋友们知道德育教育工作,对孩子们的成长的作用[2]。以往大部分家长通过评价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衡量孩子的能力和品质。所以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家长学校来宣传德育教育知识,家长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校园开放日的形式进行,比如在周末开展讲座活动,幼儿园邀请一些知名的德育教育学者、专家来为家长朋友们宣传什么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好处有哪些。在脑海中就会形成德育教育的概念,也能够明白德育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同时还能够从专家学者身上学习到一些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校园开放日可以利用周一至周五的实时间开展,在落实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可以来校了解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家长可以利用校园开放日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是构建家校合作桥梁的重要一步。

(二)开展德育亲子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将家校合作工作落实到位,教师虽然也是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领路人,但是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要教会家长如何在家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亲子互动、亲子交流、亲子游戏等方式来落实到位。比如结合德育绘本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指导孩子完成德育绘本的阅读,在学习绘本的过程中,从中吸取德育知识。亲子游戏活动也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方式,在平常父母因为工作忙等各种原因,导致和孩子交流互动的时间比较短,其实多和父母交流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情商和交流能力,比如进行亲子话剧表演活动,设置一个德育主题的相关话剧,在游戏活动中,教会孩子们如何随机应变,如何进行语言交流,帮助孩子们提高德育素养。

(三)设置线上德育教学通道

教师应该要积极主动的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项工具。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设置线上德育教学通道,在线上展开德育教学工作。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微信和QQ群就是最简单的线上德育教学工具,在微信群和QQ群中,家长朋友们可以交流自己的德育教学经验和问题,实际上很多家长朋友在对生活中都会遇到相同的教育问题,比如家中有两个孩子,老大时常欺负老二,老二性格内向等等,这些问题家长都可以在微信群或者QQ群当中呈现出来,大家一起交流解决问题。在线上教师可以上传一些德育教育视频,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家长更为直观的去学习德育知识,积累德育经验。总之线上教育是一种非常便利的渠道,教师利用好线上教育渠道。

(四)建立家园合作评价机制,优化幼儿德育合作

制定评价指标是家园合作评价机制的开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确定的评价指标涵盖多个方面,如沟通情况,包括教师与家长交流的频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等;活动参与度,考察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等;幼儿品德发展情况,像孩子是否养成了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等。定期评价能及时发现家园合作中的问题。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价,检查家园合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幼儿在某些品德方面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反馈与改进是评价机制的关键环节。如果是活动组织形式不吸引人导致家长参与度低,就可以调整活动形式;如果是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幼儿品德发展,就改进教育方法。通过不断完善家园合作机制,促进幼儿德育教育不断发展进步。

(五)在游戏、生活中进德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把德育渗透于个游戏中和各领域教学活动中,如:在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菜市场、银行》中引导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社会领域中开展《我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爱自己》等各种有关德育的内容,在语言领域中开展儿歌《老师爱妈妈》,艺术领域中开展《我有一个家》等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同时从早上接到幼儿到幼儿离园的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文明的游戏、主动与人问好、文明吃饭、文明睡觉等等各项活动中。把德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渗透于游戏中,不再是为了德育而进行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在生活游戏形成良好的品德。

结束语:

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开展德育活动、加强家长教育和建立家园合作评价机制等方式,提高家园合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丽娟. 家园共育下幼儿园德育渗透路径探究[J]. 智力, 2024, (18): 88-91.

[2]谢桃莉. 家园共育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 (22):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