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旅游电商对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王焱翀鸣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江西省南昌市近几年以来的旅游经济概况,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下,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2021至2022年第三产业从38.65%增长至48.03%。为了继续发展南昌市旅游经济,因此有必要对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本着科学的研究手段,从南昌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2015-2022)中筛选有关数据,使用相关性分析并且提炼数据,推理出导致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放缓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规划思路,打造“天下英雄城”的名城品牌形象。

关键词:旅游电商;旅游产业;影响因素

1 背景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示政府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南昌市在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之间累计接待游客较上年增加73.5%。并且八一广场成为全国最热门景区第九名,滕王阁也入选了“大学生特种兵”打卡榜前十。现今,文旅消费新形式成市民游客“新宠”,南昌市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如何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文将通过电子商务发展的视角,对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其旅游经济可能受到影响的发展因素和如何更好的推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2 旅游电商发展下南昌市旅游发展现状

2.1南昌市旅游产业现状

2.1.1南昌市旅游产业规模

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其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底蕴是相当丰富的,所以发展旅游产业对南昌市经济起到助益作用。近些年以来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是十分良好的,从图2-1可知2015-2019年间南昌市旅游总收入和当地游客人数都增长很快,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由于新冠病毒的全面爆发,全国旅游业的发展都收到了一定的制约,该疫情导致南昌市2020年-2022年的旅游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据202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1],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已达到48.9亿,较上年增长93.3%。国内旅游总花费49133亿元,增长140.3%,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迅速恢复。根据江西省统计局解读2011年全省GDP数据可知[2],江西省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8182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旅游总收入9668.0亿元,增长67.9%。南昌市旅游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增长,能侧面体现旅游产业的规模情况。

2.1.2南昌市旅游资源状况

南昌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直接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布局和旅游产业区域空间发展中的作用[3]。基于此,本文借鉴了学者郑云杨与李倩在南昌市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POI 数据,探究旅游景点的分布特征,为未来科学规划市域旅游空间布局提供参考[4]。根据表2-1显示,南昌市的旅游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南昌市的旅游资源在景点整体空间上表现出聚集现象,主城区较为严重,其他周边地区为多中心点状聚集;其次是南昌市的旅游资源在景点整体空间上表现出均衡性较低的情况,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向市区倾斜。这种情况在其他省份的旅游资源现象中也经常出现。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着手完善各区域公共资源,提升交通便达度,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2.2南昌市旅游电商发展现状

2.2.1南昌市电商平台建设规模化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上,中部地区,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排名前三,网络零售额占比为2.07%、2.03%和1.6%,从增速看,江西省网络零售市场发展较快,同比增长为14.3%,位居中部地区首位[1]。根据可查到的江西省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如图2-2所示,近两年,南昌市的电子商务数据接近占江西省总电子商务销售额的一半,由此看来江西省对南昌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投入较大,以下从南昌市旅游电商平台、电商示范基地和企业、旅行社数量可以佐证这一观点。

近两年南昌市在电商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先后组织500余家本土商家参加“赣品网上行”产销对接大会、2023“赣品网上行”京东合作推介会等电商推介活动,推动本地商家与阿里、京东、抖音、天猫等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以及一些本地化的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据2022-2023年度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显示,我市32家企业成功入选。前三季度,江西网上零售额1787.9亿元,南昌市实现网络零售总额413.6亿元,占比全省四分之一的销售额。这些平台为南昌市的企业提供了在线销售、物流配送等服务,促进了直播带货、社群电商、无接触配送等新型消费进一步发展壮大[6]。

3旅游电商对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3.1.1 数据来源

本章主要获取的数据是采用了南昌市2018到202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南昌市统计局》、《南昌市统计年鉴》以及南昌市人民政府官网统计公报等数据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整理可得。

3.1.2变量说明

因变量:南昌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亿元)为(Y),这一指标选取于南昌市全年旅游生产总值,反映了南昌市在年度内的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情况,这是可以用来衡量当地经济的科学数据依据。

自变量:借助中外文献以及各资料的阅读整理,本文旅游产业的研究根据南昌市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南昌市统计公报,设旅游电商企业数量(家)X1:可以反映该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电子商务平台因素;设南昌市旅游电商网络零售额(亿元)X2:可以反映南昌市旅游电商的网络交易额;设旅游产业科技R&D经费支出(亿元)X3:可以反映南昌市在旅游电商产业投资的科技情况;设旅游服务

业收入(亿元)X4:可以间接反映南昌市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收入情况。通过上述的解释变量来衡量南昌市旅游电商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间接反映出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

3.2模型构建

通过对时间序列取对数降低变量的尺度,可以缓解异方差的影响。所以本文构建模型如下:LnY=C+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其中对C为常数项,β1到β4为待估参数,α为残差项。

3.3旅游电商对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证结果

3.4小结

综上所述,南昌市旅游产业,音响研究中发现,南昌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亿元)分别和旅游电商企业数量(家), 南昌市旅游电商网络零售额(亿元), 旅游产业科技R&D经费支出(亿元), 旅游服务业收入(亿元)共4项之间存在正相显著性关系,有利于南昌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何将旅游电商与旅游产业整合,高质高速的提升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是比较困扰的问题

4 旅游电商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

目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有多种多样,众多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可供参考的指标体系,但是可能存在评价缺乏全面性、指标设置混乱、堆砌等问题;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旅游环境、资源、服务质量、旅游业经济等方面深度剖析问题。根据表4-1排名来看,10年均值综合排名前十位主要是经济强省和旅游强省(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安徽、福建、海南、江西),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专业化在旅游业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可知,江西省的旅游质量提升工程有效落实[9],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升级,逐步转向高效率发展模式。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省会,是旅游质量提升工程的中心点,虽然政府大力发展南昌市旅游业,但对标周边省会城市,南昌市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发展速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4.2文旅产品供需发展不平衡

南昌市的旅游电商发展导致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线上化和数字化,这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和比较不同的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可见度和可访问性。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供需不平衡,因为线上平台可能无法及时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或者无法及时调整供应以满足需求的变化。“一盒糕点,在庐山叫云雾茶糕,到井冈山叫红军糕,等到了龙虎山又成了当地特产灯芯糕。其实换汤不换药。”从事江西地方接待的导游俞先生在给游客推荐旅游商品时常常感到尴尬,他说:“江西各地的旅游商品都差不多,很难找出个性化的商品。”记者调查发现,我省的旅游商品目前存在简单复制,缺乏个性的情况。随着游客精神需求不断提升,对文旅产品的质量水平与创新性提出更高要求,但在文旅产品开发过程中,缺乏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不准确,未来应重点研究新时代旅游市场偏好,解决文旅产品供需矛盾。

4.3品牌化和新业态培育不足

虽然旅游电商通过网络平台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品牌曝光度和消费者认知,促进了旅游品牌的塑造和传播,但是整体上文旅产品市场辨识度不强,认可度不高,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尚未形成文旅城市IP品牌。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作为江西省的文化名片,对其进行品牌推广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尽管国内遗址文化发展形势良好[12],但品牌的塑造尚且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停留在对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规划、考古保护、旅游开发和文创产品方面的研究,对遗址文化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品牌塑造及推广研究。需要在面临市场竞争的同时,确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定位,吸引目标消费群体,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如何将这些差异转化为品牌价值,并在品牌推广中有效传达,是一个困扰问题。

5优化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5.1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5.1.1完善旅游要素配置

南昌市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相较于其他地区来说,数量较少且网站内容较为简单。这可能与南昌市在旅游电子商务方面的起步较晚、相关政策支持不足、旅游资源数字化程度不高有关。不过,南昌市正在积极推动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旅游行业内专业机构共同开发建设具有专业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信息和优质的在线服务。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南昌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在线旅游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旅游者对在线旅游的认识和接受度。在公共服务配置方面,还需提升城市大交通格局,首先是优化城市外部交通体系,其次是优化城市内部交通体系。在地铁、高架、快速路、跨江通道等城市道路网以及“十纵十横”干线路网的交通节点建设中融入南昌标志性文旅元素,筹划串联“红色、古色、绿色”文旅资源的旅游专列和市域公交线。

5.1.2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南昌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风景,如湖泊、山峦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如污染、生态破坏和游客压力。加强古建筑、古遗址、工业遗产等珍贵文物资源保护;推广乡村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民宿等,结合南昌历史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如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在景区内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节能灯具、建设生态厕所、推广垃圾分类等。 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提升了旅游环境的质量,也推动了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2促进文旅产品融合

首先,坚持共享协同、共融共赢,将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旅游场景,加快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推进军山湖大闸蟹、生米藠头、赣绣、李渡酒、茉莉南昌银毫等一批具有南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进景区。通过扶持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助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

同时注意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南昌文旅产品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发适销对路的文旅新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二是立足于具有吸引力的赛事与民俗活动等,开发可以充分展示南昌文化特色及其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在促进文旅产品融合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业的产品体系,紧抓重大项目的落地,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旅游电商龙头企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强链补链。

5.3丰富城市旅游新业态

首先是完善研学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研学基地。以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为依托,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研学产品,开展以研习活动为主的研学旅游。还要紧跟体育强国建设步伐,以南昌列入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完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普及体育娱乐旅游活动。以体育场馆、城市休闲绿道体系、梅岭山地公路、环鄱阳湖水岸公路等为依托,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有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文体旅游新业态。

其次是城市商旅新业态的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以万寿宫、万达广场、华侨城、原城纪等商业圈为依托,形成商旅新业态。重点立足赣江“一江两岸”大型灯光秀,建设好城市休闲文化街区,打造以“万寿宫”老南昌商业圈、摩天轮-秋水广场“夜景”观赏区、融创茂“夜上海”时尚生活区等为代表的夜间旅游产品,培育寻根夜洪城、品味夜洪城、活力夜洪城、乐享夜洪城、数智夜洪城等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时间和空间。

通过上述措施可知,南昌市正致力于打造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智慧旅游环境,以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2)》[EB/OL].http://dzsws.mofcom.gov.cn/article/ztxx/ndbg/202306/20230603415404.shtml.[2023-06-09].

[2] 江西省统计局.解读:2022年全省GDP数据[EB/OL].http://tjj.jiangxi.gov.cn/art/2023/1/28/art_40939_4341643.html. [2023-02-24].

[3] 姚东亚. 南昌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4] 罗玲玲.智慧城市建设下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研究——以南昌市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11):136-138.

姓名:王焱翀鸣(1996,1 月)男 ,汉族 ,  广东深圳   学历:硕士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旅游电商,智慧物联,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