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作者

曹群

吉林省德润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强化风险防范和经营效益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关键作用。目前,随着宏观经济、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发展中面对的各类挑战。目前,建筑工程企业在内部控制中还面临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控制活动管理以及强化内部监督职能等,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引言

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如施工中企业存在工程质量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成本超支风险以及合同纠纷风险等。因此,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建筑工程企业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但实际上,目前许多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企业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可行策略,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

一、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建筑工程企业存在的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弱化等问题,如企业的大股东过度集权,董事会决策缺乏独立性和科学性以及监事会无法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顶层设计存在缺陷,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其次,企业的组织架构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在实施内部控制及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容易存在职能交叉和重叠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导致工作协调困难,效率低下。此外,建筑工程企业还存在人力资源管理薄弱的问题。建筑工程企业在人员招聘、培训和激励方面也存在不足,部分员工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内控人员缺乏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企业在内控管理中,存在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未能将风险评估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体系。这样的问题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决策和业务开展过程中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潜在风险,进而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1]。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也相对落后,一些企业虽然进行风险评估,但采用的评估方法相对简单,更多地依赖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这种落后的评估方法很难准确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无法为内部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最后,企业还风险应对措施不力的情况,企业即使企业识别出了风险,也往往缺乏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这弱化了风险应对能力。

(三)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在企业的内控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预算控制不完善的问题。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由于预算编制不准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随意调整预算或超预算支出等现象,这使得预算控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障,无法有效发挥预算对工程项目成本和费用的控制作用。其次,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成本控制相对薄弱。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但实际上,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材料采购环节,设备租赁方面或人工费用支付等方面存在浪费和不合理支出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成本。此外,建筑工程企业还存在合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建筑工程企业中,合同签订前企业对合同对方的资质审查不严格,合同条款不完善,存在法律漏洞;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企业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督机制,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四)内部监督弱化

在内部控制监督中,企业存在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隶属于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而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因而无法客观公正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和评价。并且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有待提高,难以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其次,在内部监督中还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由于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存在漏洞,监督检查的范围和频率不够,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整改跟踪不到位。一些企业虽然进行了内部监督检查,但更多地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问题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加强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建设,提高其独立性和专业性。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权限,并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进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其次,企业需要合理设置组织架构,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有效避免职能交叉和重叠。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2]。另外,企业还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人才招聘,培训和激励制度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

(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完善风险评估体系意味着要增强风险意识,为此,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风险评估工作,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并将风险评估贯穿于企业战略规划、项目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培训或宣传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从而使员工认识到风险防范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形成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其次,企业应当改进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和工具,如风险矩阵、蒙特卡洛模拟或敏感性分析等方式,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识别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和分类,确定风险的重要性程度和优先应对顺序。最后,企业要持续强化风险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与此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监测风险变化情况,当风险达到预警阈值时,及时启动风险应对措施,确保企业风险可控。

(三)加强控制活动管理

加强控制活动管理的环节中,首先要强化预算控制,在实施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用零基预算或滚动预算等方法,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预算指标。加强预算执行的监控和分析,通过建立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报告和反馈制度严格控制预算调整,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绩效挂钩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控制效果[3]。其次,建筑工程企业还要加强工程成本控制。通过建立健全工程成本控制体系,从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材料采购方面,要建立供应商评价和管理制度,通过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成本核算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最后,企业要规范合同管理。在合同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签订前的审查和评估,对合同对方的资质、信誉、履约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四)强化内部监督职能

在强化内部监督环节中,企业应当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在企业内部要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使之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持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其次,要持续完善内部监督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内部监督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检查,增加监督检查的频率和深度,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进行认定和整改,跟踪整改情况,确保内部控制缺陷得到及时纠正和完善。

三、结语

建筑工程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的实施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当前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防范风险,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方莉.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4,(12):106-108.

[2]庄聚.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财会学习,2022,(23):161-163.

[3]杨海霞.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财会学习,2022,(10):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