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赵同雪 徐行 陈邦琦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摘要:大庆市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石油工业城市,在城乡教育发展中呈现明显差距。城区教育设施现代化、教师资源丰富,而农村教育则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都相对薄弱。面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大庆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以及加强政策支持与多方协同等措施,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本研究分析了大庆市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经济背景下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城乡教育融合;数字化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均衡
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在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庆市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借鉴。
一、大庆市城乡融合发展与教育现状分析
大庆市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石油工业城市,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城区教育发展突飞猛进,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更新,优质教师资源持续集中,譬如大庆高新区实验中学已经全面配备了智慧黑板与电子班牌等先进教学设备,萨尔图区城区学校更建立了专业的创客教室与3D打印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与城区教育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却举步维艰,让胡路区的农村学校仍在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大同区的农村学校甚至连基本的计算机教室都无法配备齐全。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优质教师资源向城区集中,导致农村教育质量持续下滑。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薄弱,无法满足数字化教学需求,这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1]。
二、大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一)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在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庆市教育局正大力推进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进程。目前已经在让胡路区多所农村学校开展智慧教室建设试点工作,通过配备智能黑板、电子班牌以及班级服务器等数字化教学设备来改善教学环境。同时引入当地多家通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参与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为农村学校搭建高速网络。为了让更多农村学校尽快用上现代化教学设备,大庆市教育局还专门成立了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计划用三年时间为全市所有农村学校配齐“三通两平台”基础设施。其中“三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以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则包括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基础网络设施外,农村学校的机房建设与设备更新工作也在同步推进,许多学校已经配备了数字化教学终端设备,满足了信息化教学需求。
(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大庆市正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教育管理新模式。大庆市教育局开发了一套统一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与资源管理等功能的全面数字化。而且建立教育大数据中心,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农村学校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校务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更能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比如大庆市高新区实验中学就利用智能教学系统开展了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前预习推送、课中互动教学以及课后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目前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多所农村学校推广,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2]。例如,大庆实验中学利用智能教学系统开展了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前预习推送、课中互动教学以及课后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多所农村学校推广,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大庆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通过提供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优质师资向农村流动。每年暑假大庆市教育局都会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内容涵盖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以及智慧课堂教学等多个方面。为了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庆市还建立了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搭建起城乡教师交流平台,让农村教师能够通过网络随时向城区优秀教师请教学习。此外大庆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牵手城乡”帮扶活动,由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学校,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四)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
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大庆市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建成了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汇聚了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鼓励教师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资源库。农村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弥补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平台还根据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推送服务,让每个农村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许多农村教师反映,有了这个资源平台,备课不再发愁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3]。
(五)加强政策支持与多方协同
在政策支持与多方协同方面,大庆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了稳定的教育经费增长机制。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教师待遇、职称评定以及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农村教育发展中来,通过设立奖学金、捐赠教学设备等方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利用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为大庆市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大庆市通过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在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深化城乡教师交流合作,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未来,应继续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整合多方资源,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旸,黄婕,胡群鸽.城乡融合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耦合态势及协同路向[J].教育研究,2024,45(10):83-94.
[2]刘辰雪,闵晓阳.城乡融合与乡村教育资源质量提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3):169-171.
[3]陈雨.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22,(24):4-5.
作者简介:赵同雪(1993-7),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硕士学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习研究员,工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基金课题: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数字经济赋能大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DSGBZX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