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路径研究
徐美娜 霍承刚 王家乐 徐广帅
宿州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协同发展是构建我国“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以我国“双循环”新经济格局下加快推进国内一体化路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国内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国外推动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的作用,运用相关方法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运用熵值法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合理化研究结论。
关键词: 双循环;长三角一体化;VAR模型;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协同发展
一、绪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近年来,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深化与沪苏浙的科研合作,合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全力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等平台建设,完善交通等协调机制。大力促进民生便利共享,深化生态联保共治,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发展大局。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结合了查阅到的一些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各区域城镇化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通过进一布统计研究,从而为“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下,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对国内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机遇与选择,对外推动中国经济向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方向发展。
1.确定调查总体
根据调研目的,调查总体为宿州市亳州市合肥市芜湖市黄山市阜阳市相关群众
2.样本量相关情况
考虑到问卷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差,为了保证回收有效样本量至少大于 400 份,同时考虑预计有效回答率为 90%,那么预计投放样本量 为 480份。在抽样过程当中存在有缺失数据。最终实发问卷 560份,回收的所有调查问卷包含的有效问卷为 53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 94.6%。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并辅之以网路调查。
三、“双循环”背景下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路径研究分析
长三角地区在双循环背景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熵值法对根据上述计算步骤,对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22 年5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计算出各地市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排名。
结果分析:根据综合得分排名,可以明显看出长三角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杭州市、上海市、南京市为代表城市,西部地区处于中国内陆,起步晚发展速度较慢,南部沿海地区较北部地区发展速度快,整体态势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经济地理特征。并将我国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不同类型地区。
第一梯队为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宁波市、杭州市等,这些城市大多都集中在上海都市圈。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都可以看出上海正在努力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的优势,辐动周边地区,从而带动长三角地区发展。第二梯队为湖州市、合肥市、无锡市、常州市、黄山市、芜湖市等,这些城市大多集中在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要素资源优势突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全力打造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推动了合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湖州市、黄山市这些作为杭州都市圈的城市,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打造国际旅游品牌,从而吸引各国游客前往,进一步加强对外吸引力。第三梯队为南通市、宣城市、淮安市、滁州市、丽水市、马鞍山市、扬州市等,这些城市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北部。北部地区这几年来,外贸规模、外商投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与南部地区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自身受人才规模、创新能力等障碍限制,基于此,浙江省近年来大力推动落后地区发展。第四梯队为镇江市、盐城市、淮北市、泰州市、池州市、阜阳市、连云港市、铜陵市等,这些城市大多都处于内陆地区。本身自身经济实力弱,又处于内陆地区,因此缺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优越地理优势。同时,这些地区距离各自的省会或者都市圈都较远,中心城市无法发挥辐射,使得地区的经济发展远不如长三角其他地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地区属于对外开放较晚的一批,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的形势不可估量。
四、调查主要内容
1.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是安徽省五个市区域的居民在科技创新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了解及看法,并结合相关的分析,最终使调查内容与对策研究分析结果能够产生一定的实际意义。
2.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
本项目选用问卷调查为主要调查方法,在通过样本容量确定和抽样框设计、 正式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小组成员严格按照抽样框设计进行发放问卷。并用二维码的形式,线上完成问卷提交个人所回答的问题
(2)网络调查法 :网络调查是传统调查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上的应用。它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的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和分析等活动。
五、调查分析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结合研究路径分析和问卷调查数据可知:
1. 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能够显著的促进科技创新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对于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产生的作用远远大于城镇化水平的增长所带来对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作用。我们得出科技创新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性,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创新水平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城镇化水平的作用有限。其原因可能是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难度较大,政策导向不明显,如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而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高科技人才往往更希望去往一线城市,
2.从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长三角41省市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经济地理特征。第一梯队各大城市正在努力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的优势,辐动周边地区,从而带动长三角地区发展;第二梯队各大城市拥有良好发展资源,积极推动了该市开放型经济规模发展;第三梯队各大城市的一半属于江苏省,向西延伸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接,南北又连接着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第四梯队本身自身经济实力弱,又处于内陆地区,因此缺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优越地理优势。同时,这些地区距离各自的省会或者都市圈都较远,中心城市无法发挥辐射,使得地区的经济发展远不如长三角其他地区。
(二)建议:
针对安徽省:
1.安徽省各市需要加快完善以科技创新资源规划审批、监督利用为核心的监管体制机制;要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分配机制,把有限的科技创新发展资源用到刀刃上。2.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科研投入,实现重点发展领域的技术攻关与突破;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引入力度,形成有规模、有影响的技术研发团队;优化科技研发的基础设施,加快现代化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的建设。3.根据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引导建设具有一批针对性、专门性的金融及非金融借贷机构,为科技创新发展拓宽资金来源;施行有区别的金融借贷政策, 降低相关科技创新发展主体借贷成本。4.示范地区应积极利用其发展优势,对口援助一批省内落后地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加快促进安徽省区域一体化发展,以此更加尽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趋势。
针对长三角地区:
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提高利用外资发展的水平及效益。2.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对外贸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新技术、新科技在对外贸易中的实际应用,抓住当下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形成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数字贸易出口新模式3.以一体化促进长三角区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带动周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先锋,蔡冬梅.对我国科技创新面临问题的一些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1(02):38-41.
[2]周四清,庞程.产业集聚及协调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粤港澳大湾区 制造业、金融业、教育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9):104-114.
[3]王玮,徐逸伦,杨文娟,陶许.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7,32(04):126-131+136.
[4]韩坚,熊璇.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和路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2):103-112.
[5]李梅,杜宜萱,刘柳.长三角一体化下安徽城镇化水平、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面板VAR模型[J].营销界,2021(16):71-72.
基金项目:2024年宿州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双循环”背景下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路径研究(S202410379096)
作者简介:徐美娜(2004年6月-)女,汉族,安徽省阜阳市,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和教学(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