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谈心脑血管疾病的西医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作者

金丽影

吉林省通榆县中医院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极大。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此类病一般病程长,治疗费用高。

关键词:心脑血管;西医;现状;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在内的一系列疾病。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也一直备受关注。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现状

1.  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于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物有 ACE 抑制剂、 ARB 受体拮抗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 β- 受体阻滞剂等。临床研究表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药物能有效减轻症状,同时降低死亡和再入院率。

2.  核素治疗

核素治疗是指利用放射性物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目前常用于核素治疗的放射性物质有铊 201 、锗 67 、碘 123 等。在核素治疗中,医生会将放射性物质注射到患者体内,通过摄影或扫描等技术检测异常的器官或组织。核素治疗通常被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3.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被用于严重的心脏病或脑血管疾病。例如,心脏搭桥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都是常见的心脏手术。而脑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一般包括血管内治疗和开颅手术两种方式。血管内治疗是指通过小孔镜或导管等器械治疗被闭塞的血管,而开颅手术则是通过开颅进行大规模的手术治疗。

二、心脑血管药物的应用现状

化学药类目前心脑血管化学类药物应用的比较广泛,单降压药物种类就很是丰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组成了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利尿降压药应用较多的是氢氯噻嗪和螺内酯,降压温和,疗效确切,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病及心衰疗效佳,对左心室肥厚有逆转作用,价格低廉,适合大面积人群防治。但应注意大剂量对糖,脂代谢有影响,易引起低血钾,阳痿,高尿酸血症等。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普奈洛尔和美托洛尔,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或合并心绞痛时。钙拮抗剂主要有非洛地平缓片,尼莫底片,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地尔硫卓,莫索尼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蒙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药氯沙坦等都是在临床门诊上应用较多的药。虽然化学药物种类很多,但是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且多有不良反应。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治疗常用的有消心痛,硝酸甘油,心痛定等作为急救时用,这些药物比较常用且疗效显著。化学药有三类治疗心脑血管主要是:他叮类如洛伐他叮等,烟酸类如烟酸肌醇等,贝特类如枸橼酸钾等。

总之,化学要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良反应增多,服药长期是其一个缺点。

三、心脑血管药物的分类与功能

心脑血管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抗高血压药、降脂药、抗凝药、抗栓药等多个类别。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干预心脑血管系统,以达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1.  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 ACE 抑制剂、 β 受体阻断剂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2.  降脂药

降脂药对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降脂药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脂斑的形成,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病的预后。

3.  抗凝药

抗凝药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形成等。常见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等,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化,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4.  抗栓药

抗栓药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常用的抗栓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四、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作用与管理

1.  药物选择与用量调整

临床药学团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方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药学师能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用量。同时,临床药学师还可以通过监测药物浓度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方式,实时调整药物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

心脑血管药物的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师能够对药物的警戒性和毒副作用进行评估,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临床药学师还可以制定药物监测方案,定期检测患者的药物浓度,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药物配伍与药物相互作用

在心脑血管药物治疗中,药物的配伍和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临床药学师能够评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避免药物间的不良反应。此外,临床药学师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药物的配伍进行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4.  药物依从性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临床药学师通过药物依从性管理,提醒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减少漏服和重复服药的情况,提高患者的药物遵从性,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研究进展

1.  个体化治疗

伴随着基因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个性化治疗。例如,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基因靶向药物、基因敏感性药物、基因治疗等。

2.  药物研究

为了更好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有许多药物正在研究和开发中。其中,血管生成抑制剂被认为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方法。这类药物通过阻止血管生成,从而减少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血管化,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压力,从而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3.  其他治疗手段

目前,其他一些治疗手段也已被认为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例如,临床研究发现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抗凝血治疗的疗效,从而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脂质转运蛋白靶向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仍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药物治疗、核素治疗、手术治疗等仍然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而个体化治疗、新型药物开发、其他治疗手段等也正在日益完善和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会变得更加精确、高效,从而让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