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游击队歌》教学中情感维度的把握

作者

胡刚龙

田林县田林中学 533000

一、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重要环节之一。

(1)把握情感维度目标 学习经典抗战歌曲《游击队之歌》, 让学生充分领略感受当年我们的抗日英雄在抗战中历尽种种艰辛和磨难,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才能获得今天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自由。中华民族团结奋发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以此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的思想感情情感。

(2)定制知识运用目标 理解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中蕴藏的韵律之美,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现场创编的态度,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思绪瞬间仿佛置身于抗战年代。

(3)掌握知识技能目标 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后半拍,以及四二拍子的强弱关系,在学习后牢固掌握这一知识技能。并能发现日常生活中出现这种节奏感,诸如大象走路,时钟运行等等。

二、充分预判教学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是成功的桥梁。

(1)对歌曲深层次表达理解要透彻,寓意深远的乐句,乐段要唱熟,由此加深了解歌曲思想表达含义。学会运用铿锵有力的节奏感又不失轻快且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之歌》, 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全体学生齐唱时,做到每个同学的速度匀称,力度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特别提示的是乐曲中出现的渐强等,这些环节准确把握就是学习中取得成功的一半。此外还有变化音唱准演唱。唱准变化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听、多练,逐步掌握,并牢固成型。

三、巧妙引入课堂,师生犹如身临其境。

(1)播放之前学过的歌曲《歌唱王二小》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我们学过了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歌吗?学生:《歌唱王二小》。同学们还记得歌曲表达什么音乐故事吗?生:音乐故事《歌唱王二小》讲述的是小英雄王二小,在少年时代就锻炼出机灵果敢的气概,在强敌面前,不害怕,不退缩,勇于跟敌人周旋,最终战胜强敌革命精神,这首歌属于抗战歌曲。师:大家说的真好,都很正确。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新的抗战歌曲。

(2)接下来的时间,我给同学们播放《游击队歌》,让同学们先过耳听一遍,边思考。歌曲播放完毕,我先提出问题:大家听完歌曲了给你脑海里展现的游击队什么样的形象呢?从歌曲演唱中的力度、速度,你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这首歌曲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创作的?

a. 本曲展现的游击队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革命英雄气概,以及保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保护父老乡亲的舍我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铭记于心。同时本曲深刻地表现了游击队大无畏的斗志以及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b. 本曲的力度铿锵而富有弹性,速度轻快。展现出游击队的果敢机灵,准确把握敌情,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气概。音乐中那富有律动的节奏展现出游击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他们是争取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自由的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c. 历史时期 :1931 年 , 日寇开始侵占东北三省,在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下,东三省三千多万同胞被迫离开家乡,到处流浪,饱受磨难。1937 年 7 月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上,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他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同敌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 , 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 创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四、循序渐进推进教学,准确把握情感维度。

1、老师先播放一遍歌曲,同学们认真聆听(注意音乐声中的每一处声响)。师:大家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有一个象声词‘嘁嚓’。它是重复出现的,细心的同学应该知道它出现了多少次?同学们感觉这个声音像什么?这个‘嘁嚓’声反映了游击军战士什么样的形象 ? 生:其实这个“嘁嚓”是模仿游击队的脚步声。这本曲音乐中多次出现。展现了游击队脚步轻盈,大家统一轻轻走,若隐若现,不让敌人发现。机警、敏捷、灵活的音乐形象。

2、第二次听歌曲《游击队歌》,请大家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用双手轻轻拍击五颜六色的音乐课专用凳子,编成统一的节奏来模仿游击队的脚步声,进而为歌曲伴奏。拍打时注意力度以及手掌和凳子的摩擦力,让声音更加贴切脚步声,给歌曲伴奏更加形象,感受游击队战士们那机灵果敢的形象。

3、学唱环节

a. 教师示范作表率,学生拍打凳子作伴奏。b. 老师唱谱学生唱词(两遍)。c. 按节奏念歌词-- 说唱。

4、接着老师弹琴,同学们随琴声演唱歌曲 , 发现错音或者跑音及时纠正 ,直到唱准确为止。

五、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演唱《游击队之歌》,注意情感表达。

全体同学到目前为止都能顺利把全曲唱下来,接下来,我们主要是思考用怎样的声音,怎样的力度,怎样的音乐表现能力去演绎这首歌呢?怎样用我们的声音去表现游击队战士那有勇有谋,灵活机智,奋勇抗击的英雄形象呢?希望大家稍作思考后,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a. 前半部分歌词,“我们都是神枪手。。”大家细细品味,这部分怎样用力度来处理情感,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讨论。( 轻而有弹性, 由弱到强)。

b.“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这一句怎么样来表达音乐情绪?

c. 表现了游击队员大敌当前,大家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各个击破。因此演唱时可以适当把声音增加粗狂,力度进一步增大,表现出游击队战士们的无穷力量和坚定必胜的态度。

d.”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一句歌词,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寓意在国共两党统一抗击侵略者,全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团结起来抗击外来侵略者, 用号召性的、自信的、坚定的声音演唱。

六、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持续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构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的开始,安排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观看抗战影片片段,能够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的兴趣,达到我们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鲁璐.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音乐鉴赏水平北方音乐,2017,37(17):199

[2] 龚丽英,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川黄河之声,2016:46

[3] 傅利民. 音乐论文写作精讲.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29(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