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 “低碳生活” 议题的高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设计

作者

侯媛媛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341000

摘要: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版教材中 “细胞呼吸与碳循环” 单元为例,阐述了如何基于 “低碳生活” 议题开展高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通过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低碳生活;项目式学习;细胞呼吸;碳循环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生活”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将这一热点议题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完成真实情境中的项目任务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在 “细胞呼吸与碳循环” 单元教学中引入 “低碳生活” 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设计思路

本项目式学习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情境驱动、问题导向以及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原则。首先,紧扣 “低碳生活” 这一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关注度的议题,将其作为项目的核心情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低碳相关概念,但缺乏深入理解,以此为切入点能迅速吸引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在知识维度上,围绕 “细胞呼吸与碳循环” 单元知识展开。细胞呼吸和碳循环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二者相互关联且与低碳生活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碳排放、碳减排等现象建立联系,促使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低碳生活的科学原理。

在能力培养方面,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任务环节。从资料收集整理,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到小组合作探究细胞呼吸与碳循环知识,培养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能力;再到设计低碳生活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通过成果展示与评价,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交流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整个项目流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角色。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但不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项目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类型,理解碳循环的途径和机制,掌握细胞呼吸与碳循环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通过项目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数据分析与归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四、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启动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因碳排放过多导致的环境问题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出 “低碳生活” 议题。结合教材中 “细胞呼吸与碳循环” 单元内容,提出项目任务:设计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低碳生活方案,并评估其对减少碳排放的效果。

2.知识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材、网络等资源,自主探究细胞呼吸和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碳循环有什么影响?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对碳循环的贡献有何不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构建起细胞呼吸与碳循环的知识体系。

3.方案设计

各小组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设计低碳生活方案。方案内容可以包括班级日常活动中的节能措施(如合理使用电器、随手关灯等)、减少纸张浪费的方法、开展低碳主题活动等。同时,学生要运用所学知识,对每个措施可能减少的碳排放量进行估算。

4.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一些措施的有效性,部分小组可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例如,探究不同光照时间对植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确定班级绿植养护的最佳光照方案,以提高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5.成果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通过制作 PPT、撰写报告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低碳生活方案及实施效果评估。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也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以及小组的协作能力等方面。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

通过本次基于 “低碳生活” 议题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对 “细胞呼吸与碳循环” 单元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明显增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方面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指导;项目实施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六、结论

基于 “低碳生活” 议题的高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为 “细胞呼吸与碳循环” 单元教学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还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夏献平。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实践 [J]. 生物学教学,2021,46 (10):30 - 32.

[3]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 1·分子与细胞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