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

管诗琪

溧阳市新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幼儿园方面在开展相应教育活动时,应结合当前幼儿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取向等具体情况,合理设定活动方案。目前,户外活动形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较为常见,教师在组织开展户外活动时,应积极开发自然资源,使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可以借助自然资源形成探索意识及实践能力。教师还应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始终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自然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进而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有更多收获。基于此,本文从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原则分析入手,对自然资源在户外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了针对性探究,希望可以为今后幼儿教师户外教育活动组织与开展提供一定经验。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户外活动;应用措施

对于一名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意识到自身肩上重要责任,在组织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时,应合理设定活动内容、形式及具体结构,以此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积极性。教师应对当前幼儿兴趣喜好有深入了解,通过灵活选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来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好奇心,并且,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利用,还可以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关心环境的良好品质,为幼儿今后身心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但从目前自然资源在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潜在自然资源的价值被教师忽略,这也使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有流于形式之嫌,影响了自然资源的教育作用发挥。今后,教师应结合自然资源具体特性,深度开发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一、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现状

从目前幼儿园户外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其活动内容、形式愈加丰富,为幼儿更为系统地展示了要点知识,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中不仅形成了相应的知识体系,也形成了动手实践能力及环保意识。但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也体现出一些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没有深入挖掘自然资源的内涵及价值,导致一些优秀的、真正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被忽视或被简单利用。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往往与幼儿园方面缺乏专业、系统地自然资源开发与应用培训有关,导致很多教师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活动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单一,这也导致活动形式单一,影响了户外活动开展成效。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在将自然资源运用到幼儿户外活动中时,没有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这也使自然资源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方式是由教师主观意识决定的,没有激发幼儿活动参与兴趣,影响了活动效果[1]。

二、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原则分析

(一)主体性原则

想要使自然资源在当前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成效得到保证,教师应积极践行主体性原则,即,将幼儿作为活动中的主体,关注到学生的接受习惯、学习能力、兴趣取向等,以此为基础来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进而使自然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可以丰富幼儿活动参与感受。具体而言,需要教师明确自然资源开发及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态度,幼儿园方面应定期组织召开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教师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进而形成与当前幼儿契合程度更高且能够突出幼儿主体性的自然资源开发及利用方案,保障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成效。

(二)生态性原则

教师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想要使其在当前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并使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环保意识,并养成亲近自然的良好品质,应落实生态性原则,即,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生态化、绿色化属性,使户外活动可以成为幼儿的第二课堂。教师在为幼儿构建具有生态性特征的户外活动空间时,应始终将为学生打造适宜的学习场所作为主要方向,可以开发现有的城市公园资源、森林资源,进而突出户外活动空间的生态属性。同时,教师还应做好户外环境设计、植物配置等相关工作,进而使户外空间的布置及内部搭配更为合理。

(三)教育性原则

之所以要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幼儿教育形式及内容,使幼儿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因此,想要使户外活动开展成效得到保证,还应突出户外活动的教育属性,需要教师积极遵守教育性原则,打造出与当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更为契合的户外活动空间,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掌握自然知识,强化自身动手实践能力[2]。教师在突出自然资源在户外活动中应用的教育属性时,应保证所选择及开发的自然资源体现出自然性、趣味性特征,进而使自然资源与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整体氛围及幼儿当前认知能力更为契合,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借助自然资源达成相应教育教学目标。

三、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明确户外活动要素,使自然资源选定思路更为清晰

在将自然资源应用到幼儿园户外活动创设中时,应做好自然资源选择工作,还应明确自然资源在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形式。想要确定上述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具体情况及相关教育政策来明确户外活动要素,具体而言,其要素应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阔的自然空间。教师在为幼儿打造户外活动空间时,想要使活动空间的自然属性得到充分体现,应在保证其自然条件、生态样貌的同时,有开阔的空间,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更为自由,即,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奔跑、进行踢毽子或打口袋等团体活动等;其次,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区域。想要使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成效得到保证,仅仅有开阔的自然环境远远不够,还需要在户外空间设置有多样化特征的主题活动区域,如,应包括攀爬、奔跑、排球等主题活动区域,使幼儿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获得不一样的活动体验;最后,周到的安全防护[3]。安全防护也是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要素之一,对于部分幼儿教师而言,其在组织开展户外活动时,往往一心设计活动内容及环节,忽视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今后,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应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及活动环节来选定最为适宜的活动区域,并在活动开战之前,先对出行路线、天气情况等进行分析,还要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规划工作,进而保证户外活动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4]。确定上述幼儿户外活动要素后,教师在进行自然资源选定时,其思路则会更为清晰。

(二)丰富自然资源配置,打造适宜的活动环境

自然资源的类别丰富程度及其与活动的具体契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户外活动环境的创设,因此,教师在为幼儿打造室外活动环境时,应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具体特性,进而使形成的户外活动环境可以有效满足当前幼儿学习及娱乐需求。对于户外活动而言,其活动时长通常超过室内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在户外活动空间中配置更为丰富的活动资源,尤其要注意在大自然中挖掘活动资源,这样才能使资源的自然属性得到突显。教师在对户外活动所需的自然资源进行配置时,应以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作为主要着力方向,使幼儿可以在变幻莫测、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可以将融入自然资源的户外活动视为幼儿的自然课,幼儿可以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对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行探索,同时,户外活动的开展也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学习机会[5]。因此,教师应着手打造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丰富自然配置,如,可以以自然环境中的资源为基础,在活动空间内设置独木桥、小山丘、假山、戏水池等设施,进而使自然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也使幼儿的户外活动项目更为丰富。教师还应意识到,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打造与优化是一个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结合幼儿不同学龄来创设户外活动环境,并保证活动空间中各项配置生动有趣[6]。

(三)设定户外步行活动,深化自然资源运用

在以往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运用的重要性,但由于其对自然资源特性的理解不够深入,再加上户外活动形式单一,导致自然资源没有在户外活动中得到深化运用,影响了活动成效。今后,教师可以尝试将户外步行活动融入到当前的幼儿户外活动方案中,即,可以设定出具体的户外活动路线,如,幼儿园导致周围的某一所大学、敬老院或城市公园等,要保证沿途的马路宽敞、环境优美。教师在与幼儿一同参与户外步行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与幼儿共同体会漫步在自然环境中的愉悦之感。尤其在当前城市生态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环境的自然及生态属性越来越突出,因此,设置户外徒步活动非常有必要,需要教师结合幼儿阶段的具体课程来保证步行活动的针对性,使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更多收获[7]。例如,在幼儿园日常化的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大树妈妈》一课,教师则可以将其与户外步行活动结合,让幼儿在户外徒步过程中加深对本课内容的印象[8]。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沿着马路旁的石板小路徒步,可以将目的地设定为附近的大学城。在徒步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幼儿开展一些趣味小游戏,如,可以让幼儿收集石板小路上的落叶、树皮、枯枝、树根等,并引导幼儿对上述物品进行分类。当幼儿完成分类后,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大家知道这些东西都来自哪里吗?”上述问题提出后,幼儿很快便会反映过来,当即回答:“都是树妈妈身上的。”教师还可以向幼儿提问:“我看到有小朋友捡到了树根,大家知道树根对大树的作用吗?”部分幼儿则欲说还休,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则应为幼儿讲述:“树根是扎在泥土里的,是为树妈妈提供营养的,之所以树妈妈可以长得这么粗壮,树根功不可没。”教师还可以向幼儿提问:“那么,树皮又发挥了哪些作用呢?”这时则会有幼儿陆续回答:“树皮起到了保护树妈妈的作用。”教师则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大家说的对,树皮不仅保护了树妈妈不受外界风霜雨雪的侵害,同时,也使得树妈妈可以锁住水分及养分,保证其健康生长状态。”通过上述户外步行活动开展,不仅使幼儿在步行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独特魅力,并促进其身心发展,还实现了理论课程与户外活动的有机融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然资源已经成为了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较为常用的教育资源之一,尤其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而言,更加方便自然资源引入,因此,教师应根据当前幼儿具体情况灵活引用自然资源,注意丰富自然资源的形式及内容,进而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体验。详细来说,应注意明确幼儿户外活动要素、丰富自然资源配置、灵活设定户外步行活动,通过上述方式来不断优化户外活动条件,并使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今后,教师还应积极开发更多有创新性、生态性、教育性特征的自然资源,并且,应以幼儿兴趣取向为基础,保证自然资源在引用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及好奇心,进而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有更多收获。对于园方而言,还应定期开展自然资源挖掘与利用相关培训或交流活动,使幼儿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形成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思路,以此促进幼儿户外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参考文献:

[1]林洁. 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23(12): 176-178.

[2]陈秋洁.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J]. 新智慧, 2024,14(01): 107-109.

[3]张娜. 自然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3,25(15): 96-99.

[4]李春晖. 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J]. 科幻画报, 2023,21(04): 108-109.

[5]潘鱼燕. 解读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实践之力与耐力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2,17(11): 254-256.

[6]李梦雅. 幼儿园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研究[C]//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论文集(二十四).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夏驾幼儿园晨曦分园;, 2022: 2.

[7]王锡玉. 浅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与探索 [J]. 新课程, 2020,29(51): 196.

[8]顾英. 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 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海晏幼儿园;, 2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