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理念下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作者

王雅珍

广灵县三中集团校 山西省大同市 037500

前言:双减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方式要结合小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升教学质量,还要实现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将美术教学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完善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提升审美水平,掌握绘画技巧,拓展思维。

一、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备兴趣教学的优势,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精力丰沛,喜欢涂涂画画的实践教学,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以培养兴趣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培养兴趣的教学目标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习环境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个性和教学内容,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教师也可以通过幽默的教学风格,提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提升教学的代入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对此美术教师要全面剖析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个性喜好,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情景,并借助信息化为学生立体的展示鉴赏作品,引导学生赏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感知艺术,感知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走近现代建筑》这一课的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感受民居建筑与现代建筑造型的美感、色彩的艳美,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接受不同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课件、微视频来带领学生走入不同风格的建筑,并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步入到各异的建筑,教师再引导学生画一画自己观察到现代的建筑,以实践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以建筑的外形、材料、功能为切入点认识到各地建筑风格,培养学生的包容性 。

二、全方位教学

小学生的美术基础差异化较大,一些学生具有美术天分,对于美术的学习不需要过多的指导就能够有很大的提升,而一些学生对于美术没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设计有梯度的教学方式实施全方位的教学,关注到学生的差异化表现,以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一视同仁,能够结合学生的不同基础能力,策划有梯度的教学结构,让每位学生都能融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中,并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学生之间知识优势不同,有各自的学习短板,没有好与差之分,对此,教师在分层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分层次,而不是将学生分层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中。

其次根据学生个性设计不同层次和梯度的教学活动,注重学习的自由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基础能力较前强的学生挑战更有难度的学习内容,还能在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学习中收获获得感,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通过难度较低的学习内容积累经验、培养兴趣,为进一步的发展打好基础。以有难度梯度的教学结构逐步形成勇于突破自我、开辟创新的精神面貌。

例如《缤纷的色彩乐园》这一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生了解到在三原色的基础上如何调配间色,感受色彩的变化和色彩的层次感,进而感受到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乐于探索自然中色彩的变化。小学生掌握的美术理论性知识较少,间色还是需要结合实践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2]。一些学生对于色彩敏感,基础能力较强,但还有一些学生色彩想象力较弱,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较为吃力,因此教师首先通过名家画作的欣赏引发学生的兴趣,譬如展示莫奈的《垂柳》或是穆特的《四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赏析画家是如何运用间色的调和,其中间色有什么样的所用。其次让学生拿起手中的颜料,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动手实践的方式能够满足全方位教学要求,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进而都能有所收获,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三、将美术教学融入生活

美术教学不仅有兴趣教育的优势,又具有联系生活的优势,艺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美术教学中可以结合融入生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的阅历不足,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力、共情力不足,因此教师合理的引导,提升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正确的解读作品,提升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对此美术教师尽可能从生活的角度,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美术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感知到美术的魅力,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基于美术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家乡的节日》为例,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感知家乡节日文化饰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启发学生能够设计出有个性、有新意的节日图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节日,各个节日的气氛不同,各个国家的节日也不同,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观察在每次节日期间人们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变化,或者商场游乐场中会怎样布置环境,在课上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传授知识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节日卡片,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基础能力,既能够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情况,也能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之间产生联系,将艺术归于生活 [3]。

四、鼓励教学

小学生的行为意识尚未成熟,接受能力较弱,基于此特征,教师以反向思维来促进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入鼓励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升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 教师要以情真意切的态度激励学生,能够结合学生的表面和学习情况给予鼓励,而不是为了鼓励教学而鼓励学生。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例如在学习《有趣的数字》这一课时,学生没有灵感完成数字的设计和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攻克难关,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譬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下数字形状特点,班级标语数字的外形进行拟人化,然后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作品,帮助学生寻找灵感,在学生有初步想法时,不仅要以“太棒了”等鼓励的语言鼓励学生,更要结合学生的想法进行评价和引导,达到学能力提升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美术教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教师要能利用学科优势,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以联系生活、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补足学生的短板,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锻炼思维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实现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 岳圆 .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探究 [J]. 文渊(小学版),2019(11):42-43.

[2] 王梁梦. 融合美术与信息技术, 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果[J]. 速读(上旬),2020(11):43.

[3] 吴恒英 . 巧妙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美术教学品质 [J].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