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创新性游戏设计在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策略探究

作者

朱爱琴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五幼儿园

摘要:我国民族文化丰富,虽然各民族在地域、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幼儿是社会主义未来的重要建设力量,在新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创设游戏设计,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中深刻感受多元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创新性游戏;幼儿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

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设计游戏活动

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是培养幼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丰富文化活动可以更好的传达中华文化精髓,增强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基于此,在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教师要将游戏创新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让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强大魅力,提升文化素养。

踢毽子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踢毽子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准备自制的牵绳纸毽子和鸡毛毽子,向幼儿介绍踢毽子的技巧,鼓励幼儿尝试单人踢毽子或者双人合作互踢毽子,感受民族游戏的乐趣和魅力。在踢毽子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提升肢体动作灵活性,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而且可以深刻体验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此外,赛龙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为此,教师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可以结合赛龙舟文化组织赛龙舟模拟比赛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先为幼儿介绍赛龙舟文化:“赛龙舟不仅是一种竞技活动,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该习俗象征着对龙的崇拜和对自然的敬畏,寓意着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去厄运等美好愿望‌”。随后组织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龙舟模型,随后将制作好的龙舟模型放置到水池中,进行模拟赛龙舟比赛。通过参与模拟赛龙舟比赛,幼儿会更加深入理解民族文化,也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丰富游戏形式

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为幼儿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多媒信息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幼儿感受更多中华文化。为此在教育中,教师要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利用动画、视频等资源丰富游戏形式,设计趣味性游戏活动。

例如,在组织以“设计民族服饰”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为铸牢幼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软件,如动画制作软件、绘画软件等,引导幼儿设计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首先教师使用PPT展示民族服饰图片,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的民族服饰有哪些?”以此激发幼儿对民族服饰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交流和讨论自己了解的民族服饰。随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介绍不同民族服饰的手工艺术、文化含义,展示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等。在创作阶段,教师为幼儿提供彩色画笔等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民族服饰的了解设计民族服饰,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民族服饰设计作品,使幼儿产生更多设计灵感。当幼儿完成民族服饰设计任务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优秀的作品挂到展示区,供其他幼儿学习和欣赏。总之,教师通过以上步骤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组织民族服饰设计这一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了解更多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和文化,培养幼儿审美情趣,铸牢幼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创设民族环境,增强游戏体验

良好的民族环境是铸牢幼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民族环境来优化幼儿游戏体验。具体来说,幼儿园要合理利用园内空间,如在走廊、门厅等装饰各民族特色,这些环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园环境美观度,而且是重要的隐性教育素材,有利于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文化。

例如,幼儿园可以精心设计展示民族文化的长廊,展示新疆风景图片、京剧脸谱等,让幼儿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熏陶,深刻感受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民族环境的创设将为创新性游戏设计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体验各种民间游戏,让幼儿在探索学习中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逐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比如,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在走廊展示各种各样月饼的图片,挂上各种节日挂饰。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制作月饼”这一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详细讲述中秋节的由来,并介绍不同民族过中秋节时的不同习俗,以拓宽幼儿文化视野,提升幼儿知识储备量。随后,教师为幼儿提供面粉等材料,与幼儿一同制作月饼、烘烤月饼、吃月饼。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体验各民族风俗习惯,而且会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将为幼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创新性游戏设计具有积极应用意义。在具体教育中,教师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设计游戏,发挥多媒体资源优势,丰富游戏形式,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创设民族氛围,借助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社交技能,增强幼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效铸牢幼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未来教育实践中,教师要继续探索与创新游戏设计方法,以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碧琳.关于如何强化学前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1,(03):35-39.

[2]丁文敏.多元一体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的教育路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DOI:10.27459/d.cnki.gynfc.2020.000679.

[3]日喀则市康马县开展学前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小手拉大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展示活动[J].西藏教育,2022,(07):66.

[4]程昱华.以红色故事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幼儿园实践——以上海市宝山区幼儿园为例[J].现代教学,2024,(10):23-25.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创新性游戏设计在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