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衡水市永兴路小学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变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教学工作能够具有较高的效率。本文以学习共同体视角为基础,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很难发挥出其作用时,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方面凸显出他的强大优势,受到了当前教师的一致好评。群文阅读在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展学生阅读视野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以及掌握有效阅读技巧以及阅读方式,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升,都有较大的帮助。

一、构建师生阅读共同体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选择阅读材料,使阅读材料的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现方式等能够切合于单元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该单元有更好的认知,在丰富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以“回忆往事”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完《回忆往事》后,再指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整组文章,让学生能够在回忆生活的这种文档方式学习到其中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分组递进的教学结构,指的是两组文章之间,以递进形式来进行阅读。例如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到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通过这样递进的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内容,让学生通过文章阅读来进行思考,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另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打破原有的语文知识教学模式,将单元课文系统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让他们能够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能够明确单元阅读的层级,给学生足够的自读练习空间。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笔者以本单元中的教学提示为依据,将教学主题确定为“感受民间文化”。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了以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以阅读为主,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进行分析,对文本的细节进行分析,从而感受到老舍眼里的北京的春节,并了解到他在描述春节时所使用的主要手法。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阅读其他的课文,把在这次课文精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其他课文的解释中,使他们在解释中对不同的民族节日,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解释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最后,还安排了一些以“故乡的风俗情”为主题的写作训练,让他们把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的东西,通过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进行综合培训。

二、多元对话共享互学

多元对话旨在构建课堂共享互学小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可以引入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群文阅读的文章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以设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以《陶罐与铁罐》为例,教师让学生科学地进行分组,分别用自己语言来概括陶罐与铁罐的形象,以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针对这两个主人公形象予以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以便于很好地帮助学生认知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结束之后,再由学习小组的组长统一进行汇报,而教师只需要针对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批评与指正即可。但需要引起教师高度注意的是,教师应当以积极引导的方式对全班同学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的答案进行总结与分析。从加强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保证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较高的层次。

三、多媒体资源互动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必须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以便于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就应当在教学环节中加入一些有关沟通与交流的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沟通的方式,了解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此期间,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展开深度阅读,以促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全面提升的目标。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应当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地感受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教师针对其中不同景象的直观感受所描绘出的意境进行深入地分析。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有关该诗词的知识点及其时代背景等相关信息。不仅如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整体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并对文本的内容形成深入的理解、整理、总结,查阅有关的文字信息,并通过阅读《唐诗三百首》或是查阅《全唐诗》等历史典籍的方式,了解有关该诗词的基本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古代的行文特点,并借助于网络高效地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此外,让学生富有感情地阅读这首诗歌,也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需要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具有较为饱满的情感,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加强自身的核心素养。

总之,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群文阅读的知识,提高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甘金芳.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J].格言(校园版),2023(21):62-64.

[2]罗淯.基于学习共同体视野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智力,2023(19):85-88.

[3]雷丽芳.群文阅读助力学生有效学习古诗词——“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学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3(19):23-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