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研究
Enkhchimeg Namsrai ,Ph.D,Senior lecturer 隗茂虎
Otgontenger University奥特根腾格尔大学(蒙古国)
摘要: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具有关键作用。教学督导机制作为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的重要性和现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督导目标定位不明确、督导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督导方式较为单一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如明确督导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和创新督导方式等,旨在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教学质量;督导队伍
一、引言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督导机制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督导机制能够帮助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的重要性
(一)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督导可以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符合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
(二)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督导机制能够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督导人员通过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教师可以根据督导意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的现状
(一)督导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督导目标仍然停留在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层面,过于注重表面现象,忽视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督导目标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社会的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督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督导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学督导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部分督导人员在教育教学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对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把握不够准确。此外,督导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缺乏行业专家和企业参与,导致督导工作与实际生产和职业岗位需求脱节。
(三)督导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督导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听课、教案检查、学生评教等方式,评价手段较为单一。这些方式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同时,缺乏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支持,督导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效率低下。
四、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教学督导评价体系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指标往往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忽视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反馈。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内部的管理部门,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参与,导致评价结果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督导反馈机制不健全
督导评估后,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督导意见往往不能及时传达给教师,教师对反馈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不足,难以根据督导意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同时,对于学生的反馈意见,也缺乏有效的回应和处理机制,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三)督导结果应用不充分
教学督导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缺乏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奖励激励等挂钩的有效机制。教师对教学督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督导结果不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导致督导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不足。
五、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督导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教学督导应紧密围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明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督导人员参加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督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引入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参与教学督导工作,充实督导队伍力量。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动态信息,能够为教学质量评价和专业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建议。
(三)创新督导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
采用课堂听课、教案检查、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学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教学督导平台。通过平台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如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视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行为等,为督导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督导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完善督导评价体系
结合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应涵盖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同时兼顾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除了学校内部的管理部门和教师、学生评价外,引入行业企业、社会评价机构等参与评价。行业企业可以从职业岗位需求的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社会评价机构可以从社会认可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对学校教学进行评价。
(五)健全督导反馈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
督导评估结束后,要及时将督导意见以书面或面谈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和相关部门,明确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同时,为教师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教师理解督导意见,制定改进计划。
定期组织教师与督导人员的交流活动,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解答教师的疑问。通过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督导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提高教师对督导结果的接受度和执行力。
(六)强化督导结果应用,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明确的制度规定,将督导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奖励激励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学质量高、评价结果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教学质量差、评价结果不理想的教师,要求其进行整改,整改不力的进行相应的处罚。
六、结论
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通过明确督导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督导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健全反馈机制和强化结果应用等策略,不断优化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机制,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生平.教学督导的“教学”与“督导”——兼谈职业教育的教学督导[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04):19-24.
[2]魏于评.职业教育教学督导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5-6.
[3]杨琳.完善民办高校教学督导机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