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能源俄语术语库的建构及应用

作者

方贤珠 宋书秀 钱锦程 唐瑞麟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 青岛266580

基金项目:202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413012CX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技术革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对能源俄语翻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由于懂能源又懂俄语的人才稀缺,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能源俄语术语库的建构及应用,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建立术语库的必要性和解决对策,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能源;俄语;术语库建构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俄罗斯作为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其能源领域的文献资料和专业技术术语对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语言障碍和专业知识壁垒使得这些资料难以被非俄语背景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有效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能源俄语术语库显得尤为迫切。术语库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为能源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多语言术语库的研究正迅速发展,融合了信息技术、语言学以及专业领域的知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而且为多语言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2]。柴强在2018年提出的基于机器翻译和语义分析的术语库构建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提取专业术语,从而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中国石油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石油工程领域术语库系统,不仅支持中英文术语的查询和翻译,还通过集成专业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深入的行业分析和研究资料[3]。这种系统的设计,使得专业术语的查询和应用更加便捷和精准,极大地提高了专业领域的工作效率。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多语言术语库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和多元化的领域。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探索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特别是在语言资源的建设、术语翻译的自动化,以及智能查询系统的开发等方面。

欧洲多语言术语库项目(EuroTermBank)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术语库建设项目。该项目不仅利用了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而且通过整合欧洲各国的语言资源,为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多语言术语查询和翻译服务平台[4]。联合国翻译部开发的多语言术语库系统,进一步证明了国际组织在语言资源建设方面的重要角色。这个系统不仅服务于联合国内部的翻译工作,也为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术语翻译支持,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语言交流和信息共享。

三、能源俄语术语库的建构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能源俄语术语库的建设旨在创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能源领域俄汉双语平行术语库,通过整合和标准化行业术语,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与交流。项目利用先进的AI技术辅助术语库的建设工作,使其更加丰富、实用,不仅满足高等院校能源行业翻译教学工作,更能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俄汉翻译工作提供支持[5]。

(二)构建方法

在构建能源俄语术语库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爬虫技术广泛收集能源领域的专业术语,数据来源涵盖国际能源组织报告、企业技术文档、学术论文及标准文件等。收集完成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对术语进行整理和清洗,去除冗余和噪音数据,确保数据纯净[6]。对术语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和命名实体识别等预处理操作,为后续构建打下基础。对于多语言平行术语库的构建,采用统计机器翻译(SMT)和神经机器翻译(NM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术语对齐与翻译。SMT依赖大规模双语平行语料库,适用于语法结构简单的术语翻译;NMT则借助深度学习模型,能捕捉复杂语义关系,实现高质量翻译。此外,运用词嵌入技术计算不同语言术语的语义相似度,辅助对齐,并结合领域专家的人工审核和校对,确保对齐的高精度和可靠性。在术语库的存储与管理方面,结合关系数据库(RDBMS)和非关系数据库(NoSQL)的优势,RDBMS存储结构化术语信息,如定义、译文和来源,而NoSQL则负责存储非结构化数据,例如上下文语境和使用实例。同时,设计统一的数据接口,支持动态更新和扩展,利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保障术语库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效运行。这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共同确保了能源俄语术语库的构建既科学又高效,为能源领域的翻译和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智能查询系统的设计架构

1.数据层

负责术语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通过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提高数据访问的并发性能。

2.逻辑层

负责处理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术语检索、翻译和推荐等功能。采用微服务架构,将不同功能模块进行解耦,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3.表现层

负责与用户交互,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终端访问,包括PC、手机和平板等。

四、能源俄语术语库的应用

(一)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术语库的建设为能源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术语资源,显著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智能查询系统,用户可以快速查找到相关术语及其定义和用法,大大缩短了翻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术语库的多语言对照功能,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的需求提供了支持,提升了术语库的国际化水平。

(二)促进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能源领域的国际化特点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非常重要。通过将术语库推广到国际能源领域,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术语标准,促进国际间能源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术语库的开放使用,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度,还促进了俄语能源领域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三)支持能源领域的科研和教学

术语库为能源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术语资源,帮助研究人员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业术语。通过术语库的智能查询系统,用户可以快速获取最新的能源领域术语和相关知识,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术语库的持续更新和维护机制,确保了术语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五、结论

能源俄语术语库的建设是解决懂能源又懂俄语人才稀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能源俄语术语库,并开发了配套的智能查询系统。术语库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促进了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术语库的功能,增加术语解释、翻译示例及行业标准等附加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潇. 在线术语库评价标准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4, 26 (03): 65-73.

[2]王海峰, 刘小青, 高金岭. 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建筑术语库构建理据与路径[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 (04): 21-31.

[3]黄旦华. 术语库制作工具应用对比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 43 (02): 52-57+124.

[4]武斌.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探索[D]. 北京服装学院, 2022.

[5]夏榕璟. 面向军政领域的社交网络英汉神经机器翻译研究[D].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2.

[6]孙悦. 英汉对比视角下社科文本中无灵主语的翻译策略研究[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2.

[7]房晓彬. 《数字化时代的口译员教育:创新、进入和改变》翻译实践报告[D]. 武汉工程大学, 2022.

[8]侯悦. 煤矿开采地质保障术语库建设研究[J]. 海外英语, 2022, (08): 1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