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国双元制的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研究
吴双
淮南联合大学 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本文聚焦于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深入探讨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理念与实践经验,对该课程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构建以及教学方法革新等多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打破传统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教学的局限,构建契合现代职业教育需求与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新型课程体系,提升高职学生在电子线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
0引言
双元制教育模式最初是由德国提出的,二战之后的德国在政治经济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为了解决诸多的社会问题,双元制职业教育得到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此,双元制教育模式在德国建设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德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因而很多学者也称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前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强调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在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引入德国双元制理念到电子线路设计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目标定位的重塑
1.1契合双元制的职业导向
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下,课程目标紧密围绕职业需求设定。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应摒弃传统的过于宽泛的目标定位,精准对接电子线路设计相关职业岗位,如电子工程师助理、PCB设计员等。深入分析这些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将其细化到课程目标中。例如,对于电子工程师助理岗位,要求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软件,还需具备基本的电路故障排查与调试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课程目标应明确规定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线路设计与制作,达到企业相应岗位的初级任职要求,使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开展实际工作。
1.2融合双元制的能力培养
双元制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在目标定位上要充分体现这一点。专业能力方面,除了传统的电子线路设计理论知识,如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原理,还要强调学生对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能力,如微控制器、传感器等在实际线路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能力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不断跟进电子线路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如高速电路设计技术。同时,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学会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效解决问题等方法。社会能力方面,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程项目中安排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电子系统的线路设计,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使其了解电子线路设计行业的规范与标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教学内容构建的优化
2.1引入双元制的企业实践项目
德国双元制的核心是企业实践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应大量引入企业实际项目。与本地电子企业合作,获取真实的电子线路设计项目案例,如企业的电子产品升级改造项目中的线路优化任务。将这些项目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企业项目的要求与流程进行操作,从项目需求分析、线路方案设计到电路调试与优化。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直接接触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了解企业对电子线路设计的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和时间管理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电子线路设计行业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2参照双元制的职业资格标准
德国双元制有着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应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如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制定的电子技术职业资格标准。依据这些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电路设计规范方面,严格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图绘制的标准格式、符号使用规范以及线路布局的基本原则。在电子元器件选用上,教导学生根据职业资格标准中对不同元器件性能参数的要求进行合理选型。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具备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认可度和竞争力,同时也促进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接轨。
3教学方法革新的探索
3.1双元制下的师徒式教学
德国双元制中的师徒关系在技能传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中,可以借鉴这种师徒式教学方法。在企业实践环节,为每位学生配备一位企业导师,导师由企业经验丰富的电子线路设计工程师担任。导师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线路设计思路的启发、操作技巧的传授到职业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生进行复杂电路调试时,导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排查故障点,讲解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学校教学环节,教师也可借鉴师徒式教学的精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基于双元制的小组协作学习
双元制强调团队合作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革新应注重小组协作学习。在课程项目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小型的电子设计团队。例如,在一个电子产品系统设计项目中,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电路设计、PCB布局、软件编程、测试验证等不同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密切沟通、协作配合,共同完成项目目标。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小组协作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学习,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今后在企业中更好地融入团队工作奠定基础。
4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德国双元制的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研究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通过重塑课程目标定位,使课程紧密围绕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引入企业实践项目;探索教学方法革新,采用师徒式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手段,能够有效提升高职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技能、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职电子类专业人才,满足电子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且对推动高职教育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模式接轨,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超,万晓航,马智浩.德国双元制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模具制造,2024,24(03):112-114+117.
[2]李文超.德国双元制在电工电子技术中实训教学中创新应用研究[A]第五届创新教育与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延安市教育学会,延安市教育学会,2023:8.
[3]贾瑞,仲小英,陈邦琼.基于德国职业标准的双元制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J].河北农机,2020,(07):64-65.
淮南联合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双元制教学模式下的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改革研究(XJYB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