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法创新与实践研究
冯晓明 石丽婷
广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 510935
摘要:本文聚焦《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模式创新,深入探讨高职高专教育领域多元教学法,涵盖理论与实践结合、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同时,分析 AI 技术、数字化课堂应用,以及乡村振兴、校企合作、思政融入等重要内容,旨在为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提供新思路,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室内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教学法创新;课程改革;AI 技术;乡村振兴
一、引言
《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材料应用与施工技能。但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不足,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以适应新时代需求,培育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
二、当前教学的不足
传统教学偏重理论灌输,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普遍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多依赖讲授法,缺乏直观演示与项目导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室内设计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欠缺,难以满足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为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可采用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能显著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介绍装修材料特性时,安排学生前往建材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讲授施工技术时组织学生到工地现场参观学习;运用可视化示范和项目式教学,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施工流程和装饰效果,组织学生分组参与项目,让学生从设计、选材到施工全程深度参与,进而提升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工学交替模式作为“学”与“工作”相融合的教育方式,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企业也能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达成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
四、AI 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
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作为核心课程,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法创新与实践方面,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直观演示与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方式,提升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在技术应用上,AI 技术在室内设计方案设计、材料筛选、施工流程模拟等方面发挥作用,革新教学方式,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通过智能色彩搭配、三维建模渲染、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等案例,提升教学效果,未来还将与课程更深入融合;数字化课堂则借助在线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课堂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师队伍。
五、教学革新与师资建设
在教育领域不断追求创新与进步的浪潮中,数字化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化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能够借助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得以随时随地学习,并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远程教学、在线考核等功能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课堂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依据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强化实践和创意思维培养,融入跨学科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与视野。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实践、讨论互动等多元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积极推动科研课题和实习实践活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职业素质,还聘请业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六、助力乡村振兴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室内设计专业充分发挥《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的专业优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精心选用适宜的材料与先进的施工技术,致力于改善农村住宅的居住环境,并巧妙融入乡村文化元素,打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在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有效保护和传承了乡村文化。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室内空间设计,不仅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为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业提供了专业设计支持,进一步带动了家具制造等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此外,通过为乡村居民开展室内设计技能培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将知识充分运用到乡村设计中,为乡村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七、世赛项目开展与校企合作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民办学校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意义重大。学生通过参与世赛,得以接触国际领先的标准和操作方法,在竞技中提升专业水平。学校将世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实践案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为教学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同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学校与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制定培养和教学计划,学生借此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运营流程,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八、思政与文化传承
在《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教学中,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通过介绍装饰材料发展史以及施工工艺创新成果,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深入探讨材料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把民族文化传统和地方非遗元素融入课程,介绍蕴含民族特色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推动其创新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九、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
在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方面,需紧密结合产业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结构,并根据行业动态适时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积极深化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同时定期评估专业建设成果,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和就业情况,以此不断改进专业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服务。在教学管理与创新上,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教师评价考核,提升教学质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积极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和管理模式,全方位推动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十、结论
《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当前教学不足,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能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参与世赛、校企合作、融入思政和文化传承、规划专业建设等,探索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新思路。未来应继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培养优秀室内设计人才,提升教学质量和课程内容,为学生就业和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
参考文献
[1]解君.“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中的构建与实践[J].明日风尚,2018(19):230.
[2]郭华.《“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瞿燕花.《关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建材科技,2017.
[4]李梅.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观察,2022,11(04):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