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

张洪

证件号:500227198907165213

摘要:风险管理策略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对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达成目标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的各个环节,剖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走向,旨在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系统的风险管理策略框架,助力提升项目管理效能。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评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复杂度持续上升,项目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风险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能帮助管理者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举措,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与负面影响,确保项目在预算内按时交付,提升项目成功率与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工程项目常见风险类型及识别

2.1 常见风险类型

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多样,涵盖技术、自然、市场、管理和法律政策等维度。

技术风险源于新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新技术的应用虽带来创新,但也可能因技术难题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技术方案不合理或技术人员操作失误,同样会引发风险[1]。自然风险主要由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引发,其不可预测性和强大破坏力会直接损坏工程实体结构,导致施工中断,延误工期并增加成本,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洪水损坏材料引发供应风险。市场风险与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紧密相关。原材料价格受供需和国际形势影响波动频繁,冲击项目成本预算;劳动力成本因市场供求和政策调整上升,增加人力成本支出;市场需求变动影响项目建成后的收益预期,需求逆转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滞销。管理风险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不合理的组织架构导致职责不清、决策效率低下;人员沟通不畅易引发误解和冲突,影响团队协作;不完善的项目计划可能遗漏关键任务或逻辑关系梳理不清,造成进度失控。法律政策风险与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导向相关。政策法规调整使项目需满足新要求,增加合规和时间成本;合同条款变更若管理不善,易引发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在技术创新和设计成果方面,可能导致项目面临法律诉讼,损害声誉和利益。

2.2 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其准确性和全面性影响后续工作成效。常用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检查表法和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组织项目团队、专家等进行开放讨论,鼓励大胆提出潜在风险,不批评评价,能快速收集大量风险信息,但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信息整理难度高。德尔菲法通过多轮匿名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组织者汇总分析后反馈给专家再次判断,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从而识别主要风险。该方法能利用专家知识经验,避免从众和权威影响,结果更客观准确,但调查周期长、成本高,对专家选择和组织要求高。检查表法依据过往项目经验和行业标准制定检查表,对照排查项目风险,涵盖项目各方面,使风险识别更系统全面,但依赖以往经验,对新兴、特殊风险识别能力有限。流程图法绘制项目工作流程,分析各环节风险点,从项目前期策划到验收,每个步骤都可能存在风险,通过分析可明确风险来源和影响范围,有助于制定应对措施,不过复杂项目流程绘制和分析难度较大。

三、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3.1 风险评估

定性评估依靠专家经验和判断,对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如高、中、低。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快速初步评估风险,在项目前期或数据缺乏时实用性高,但受专家主观因素影响,评估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低。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2],如蒙特卡洛模拟、决策树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得出具体数值。蒙特卡洛模拟多次随机抽样模拟不确定因素变化,计算风险概率分布;决策树分析构建模型比较不同决策方案下的风险,帮助管理者决策;敏感性分析研究因素变化对风险的影响程度,确定关键因素。定量评估更精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但对数据要求高,计算复杂,需专业人员操作。

3.2 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规避是改变项目计划避免风险,当风险发生概率高且影响大,其他策略难以降低风险时采用,如放弃有重大缺陷技术或变更选址,但可能带来机会成本,如放弃新技术导致技术创新落后。风险减轻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等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或影响程度,如加强质量检验、预留缓冲时间,是常用的风险应对方式,在不改变项目基本目标前提下降低风险负面影响。风险转移将风险后果和应对责任转移给第三方,常见方式有购买保险、签订分包合同、采用担保等,可降低项目自身风险,但需支付保险费、分包费等费用。风险接受是对发生概率低且影响小的风险不采取措施,如小型设备偶然故障可临时维修,不影响项目整体进度和成本,是在充分评估风险后的理性决策。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挑战与应对

4.1 实施挑战

在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时,工程项目面临诸多挑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部分管理者重进度和成本控制,忽视潜在风险后果,导致风险管理积极性不足,制度和流程执行不力,工作流于形式。风险管理人才短缺,专业人才需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和风险管理技能,但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才匮乏,难以满足项目风险管理需求。信息沟通不畅,工程项目参与方众多,各参与方若不能及时准确传递风险信息,会导致应对措施无法有效实施,还可能使各方对风险认识理解不一致,影响风险管理协同性。风险管理成本较高,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各环节都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小型工程项目,过高成本可能超出承受能力。

4.2 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挑战,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开展培训课程普及风险管理知识和方法,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风险应对技巧等内容,定期考核并将风险管理意识纳入绩效考核,激励成员参与风险管理。加大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力度,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风险管理课程比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在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项目,鼓励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还可引进外部专家、开展内部交流提升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如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参与方风险信息实时共享和交流[3],明确沟通流程和责任,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合理控制风险管理成本,在风险识别和评估阶段,采用科学方法精准识别关键风险,减少不必要分析;在风险应对阶段,根据风险性质和特点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策略,如对低概率低影响风险选择风险接受,还可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五、结论

风险管理策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全面识别风险类型,运用科学评估方法,制定有效应对策略,积极应对实施挑战,能显著降低项目风险,提高成功率和经济效益。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工程项目管理者应紧跟技术发展,探索新技术应用,完善风险管理策略,适应复杂多变的项目环境,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军.公路工程中应用安全管理双控机制的重要性及构建策略研究[J]. 散装水泥,2024,(05):160-162.

[2]吴娇.公路工程管理关键要素及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 (16):117-119.

[3]李万夫,胡军法.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浙江河口海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