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选择与施工技术
贺晨 董传洲 胡威 罗实 王发宁
1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2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市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城市综合管廊在优化地下空间利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管廊的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急需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本文就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选择与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廊;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也逐渐增多,担负的市政责任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基坑开挖、防隔水处理、结构美化等工程施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难度也相应逐步增大。对于城市新区建设来说,管廊建设的作用尤为突出,不仅可以顺应城市发展趋势,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塑造更为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综合抗灾能力。
1城市综合管廊的定义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将城市中各种公用设施的管线(如水、电、气、通信等)集中布置在地下的专用通道或结构里。其主要目的是优化地下空间的利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将管线集中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城市综合管廊能够降低对地面空间的占用,减少环境干扰,并提供便于维护和监测的条件。
2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选择与施工技术
2.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从施工单位角度来看,在施工期间需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结合具体情况,需全面、细致审核设计图纸。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排查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综合管廊设计情况,深入分析技术难点、设计不明确的区域,优化技术工艺。同时,结合施工图纸各项工艺标准,需在施工前期将所需材料采购完毕,合理配置一系列机械设备。在充分完成准备工作之后,相关人员需采用复核的方式,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保障。例如,钢管支撑架、混凝土等,应做好验收管理工作,结合相关国家标准,保证后续模板施工质量。
2.2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1)验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对梁、柱、墙等部位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和模板位置。为便于控制铝合金模板的位置,放样线应穿过开口、阳角等≥150mm。控制墙边模板线误差≤1mm,离模板线外侧200mm应在相同方向再平行放1条控制线。(2)复核校正。核查定位钢筋是否在放样线内,并对未在放样线内的钢筋进行及时处理,以确保模板能够精准安装。(3)模板安装。施工进程中,重要部位模板的安装顺序一般为先墙、柱,后梁、板。墙、柱安装时,需先对墙柱模板进行临时固定,随后再安装背楞。封闭双边模板之前,需在墙模连接件上预先外套PVC管,同时要保证套管与墙两边模板面接触位置要准确,以便浇筑后能收回对拉螺杆。安装完成后应立即对墙柱模板的垂直度进行复核,如有偏差,及时通过斜撑进行调节。在安装梁模板时,需按照先底模后侧模的顺序进行,底模和侧模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梁顶模和墙顶模的安装。安装过程中,侧模间均需通过螺杆进行连接,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涨模。在安装楼面模板时,应先按照模板编号由墙角部位依次排序安装,随后再统一打紧固定。(4)模板拆除。当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可对模板进行拆除。拆除墙模板时,从墙头开始,先拆取对拉螺杆,对拉螺杆从墙上拆除的时间越早,模板越容易整体拆除。梁模板拆除时,侧模可随墙模板一同拆除,随后再拆除底模。板顶模板拆除时,应从拆除龙骨开始,首先拆除早拆头和连接件,随后拆除相邻顶模的销子和楔子,最后再逐步拆除下模板。为防止顶板模板发生变形,拆除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严禁抛落。为方便后续模板的循环使用,各部位的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洗并分类堆放。
2.3主体结构施工
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施工工序如下:底板垫层的浇筑→底板防水的施工→底板防水保护层的浇筑→底板钢筋的绑扎→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侧墙防水层施工→侧墙钢筋的绑扎→侧墙及顶板模板的安装→顶板钢筋的绑扎→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其施工工艺为常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这里不再展开赘述。对于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预制构件在预制厂制作完毕,达到龄期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2.4BIM技术
首先,BIM技术能够提供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使设计人员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综合管廊的结构和功能。这种可视化有助于及早发现设计中的潜在问题,从而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浪费。此外,BIM技术支持多专业协同设计,各学科的设计师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共享信息,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其次,在建设阶段,BIM技术能够有效管理施工过程。通过与施工管理系统的集成,BIM可以实时更新项目进度和资源使用情况,帮助施工团队优化资源配置和工期安排。同时,BIM模型中的信息可以用于现场施工的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5防水工程
针对工程地下结构而言,防水工程作为关键部分,对于工程整体质量具有一定影响,根据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外侧防水、混凝土防水等多个部分。在本次工程中,需结合综合管廊结构防水体系,严格落实施工图设计方案,确保整体防渗等级达到P8以上。在卷材防水层施工期间,需结合防水卷材料相关要求,保证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撕裂张度等满足实际要求。(1)科学选择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可对基层位置均匀涂刷处理剂,确保处理剂充分干燥之后,可对其涂刷粘合剂,便于固定卷材。在这期间,应从纵横向入手,分别预留10cm搭接缝。在此基础上,确保粘合剂充分干燥之后,可对其压实,确保沿标准线进行。同时,应注意卷材搭接量,为良好保证防水效果,应在搭接位置错开三分之一幅宽。另外,防水施工工作的开展需建立在混凝土试验之上,在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基础上,对其展开满水试验。(2)施工缝防水,在本次管廊施工缝中,结合实际情况,主要类型为水平施工缝。对此,相关人员可对其应用钢筋止水带,并埋设止水钢板,优化水平施工缝止水结构。
2.6结构回填
基坑土方回填根据综合管廊结构施工顺序逐步推进,每完成一段管廊(30m)且外防水施工完成,验收通过后且管廊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方可开始基坑土方回填作业,30cm每层控制,且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土方回填前应作试验段,以验证土方虚铺厚度、最佳含水量、压实机具组合和压实遍数等,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临近节点综合管廊具备回填条件后,仍按照第一节施工方法进行回填,回填前应将接口台阶处虚土进行人工挖除,修成直角,压实设备跨缝碾压密实。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推动市政工程项目基数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高综合管廊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模板技术价值,相关人员需科学选择模板。同时,通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施工降排水与沟槽开挖、应用管廊主体分项目施工技术,完善模板、混凝土、防水、沟槽回填、地下管线及相邻构筑物保护工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强化模板稳定性。在保证模板工程质量满足预期要求的基础上,推动市政工程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增长。
参考文献
[1]高鹏.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4,(03):56-58.
[2]李云明,赵剑龙,陈超,等.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4,51(03):97-99.
[3]熊科,杨世琪,龚浩.基于多因子量化分析的综合管廊规划布局研究[J].市政技术,2024,42(03):134-140.